台湾环境公民诉讼制度述评
[Abstract]:The environmental citizen litigation system was first stipulated in Taiwan in 1999. The establishment of this system adapts to the legal development of Taiwan's environmental movement and strengthens the enforcement of environmental laws and regulations, which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After nearly ten years of operation, the public gradually understand the environmental citizen litigation system, the orientation of group action is constantly clear,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in the judicial field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mature. However, the environmental citizen litigation system is still facing legislative and practical challenges. How to legally locate the litigation fun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and grant their litigant qualification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aiwan's legal profession.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5;D9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维春;;试论创建我国环境公民诉讼制度[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4年00期
2 袁绍国;;行政诉讼法修改综述[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06期
3 陈冬;美国环境公民诉讼管窥[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张一粟;;从莱德劳案看美国环境公民诉讼的运行[J];绿色视野;2009年06期
5 陈维春;试论创建我国环境公民诉讼制度[J];法治论丛;2004年02期
6 田晨;;美国环境公民诉讼:自下而上推动 访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华盛顿美国政府研究中心研究员古德丹(Mr.Dan Guttman)[J];世界环境;2006年06期
7 陈娟;法国行政法院及对我国的启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杨海坤;;香港和澳门行政法的比较研究[J];法学家;1997年01期
9 李红枫;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现状及对策分析[J];行政法学研究;2003年01期
10 李晓光,朱晓青;论我国行政法院执行模式的建立[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华;;环境公民诉讼制度探究——兼论对我国的启示[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2 胡凤霞;;宽松的起诉资格:建立环境公民诉讼制度的前提——以EBR为镜子论我国环境公民诉讼起诉资格的确立[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3 刘飞;;德国行政法院法中的“诉讼停止执行原则”[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章志远;高中红;;团体诉讼:群体性事件有效化解的一种路径[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石磊;;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综述[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林莉红;赵清林;;回顾与反思:7年以来我国行政诉讼法学的新发展[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莉;;法国法上的行政裁量基准问题研究——以1970年的“法国地产信贷公司案”为例[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刘莘;陶攀;;公共利益的意义初探[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周佑勇;邓小兵;;行政裁量概念的反省与重构[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朱新力;唐明良;葛宗萍;;通过技术性变革实现司法公正——行政诉讼异地交叉审判的启示[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丰田在美或遭团体诉讼[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2 正宇;台湾增订团体诉讼新条文[N];法制日报;2002年
3 ;专设行政法院受理“民告官”[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4 蔡静宜;法国最高行政法院身兼行政和诉讼两职[N];检察日报;2008年
5 记者 刘倩;泰国最高行政法院代表团访桂[N];桂林日报;2010年
6 王菁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行政法之母国”:法国的行政法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武楠;法院内部应设立行政法院[N];法制日报;2003年
8 记者 何 靖;肖扬会见葡萄牙最高行政法院院长[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杨立新;澳门行政法院见闻[N];检察日报;2002年
10 谢海洲共青团金平区委;我国设立行政法院可行性分析[N];汕头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大海;德国群体诉讼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杨严炎;群体诉讼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薛永慧;群体纠纷诉讼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李卓;公益诉讼与社会公正[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亚辉;论中国公民诉讼制度的构建[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陈洁婷;德国消费者团体诉讼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郭朱凤;论行政诉讼中的团体诉讼[D];苏州大学;2011年
4 范志勇;论行政诉讼中的原告适格[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徐芊芊;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李薇;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团体诉讼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宏茂;论行政法院在中国之构建[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薛茜茜;法国行政法院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郭腾云;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行政法院土地案件的裁判[D];山西大学;2010年
10 胡凤霞;宽松的起诉资格:环境公民诉讼制度健康发展的前提[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192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219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