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检察机关支持环境公益诉讼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5 18:23
【摘要】:检察机关通过诉讼参与环境治理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亲力亲为”,即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另一种是“支持帮助”,即检察机关支持公益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现行法律制度未全面放开检察机关作为诉讼主体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之前,检察机关以“支持帮助”方式参与环境诉讼是被实践证明可行的道路。然而由于目前支持起诉制度在《民事诉讼法》中仅有一个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具体操作规则,这就使得检察机关在支持公益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时会遇到诸多法律障碍,但这并不能成为检察机关停止在此领域探索的理由,重要的是应当从程序方面厘清检察机关在支持公益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时的权利义务,将检察机关的权利限定在合理、合法的限度内。明确了这些程序性的问题,检察机关支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自然能够顺畅地运行。
[Abstract]:There are two ways for procuratorial organs to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through litigation. One is to "act personally", that is, procuratorial organs bring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and the other is to "support and help", that is, procuratorial organs support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s to institute environmental public welfare litigation. These are two sides of the same problem. Before the current legal system fully opens the procuratorial organ as the main body of litigation to bring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it is a feasible way for procuratorial organs to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al litigation in the form of "support and help". However,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current system of supporting prosecution has only one principled provision in the Civil procedure Law and lacks specific operational rules, this makes the procuratorial organs encounter many legal obstacles in supporting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s in bringing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However, this is not a reason for procuratorial organs to stop exploring in this field. It is important to clarify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procuratorial organs when supporting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s to file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and limit the rights of procuratorial organs to reasonableness. Within the limits of legality. Clear these procedural issues, procuratorial support 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ystem can run smoothly.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6.3;D922.6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勇,李世华,叶晓彬,刘军民;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5年01期

2 李俊林;;环境公益诉讼的经济分析[J];晋中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陈先年;;环境公益诉讼[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别涛;;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建议[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5 王艳;;论建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环境公益诉讼[J];世界环境;2007年01期

7 栾志红;;印度的环境公益诉讼[J];环境保护;2007年18期

8 林秋;;试论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J];世纪桥;2008年20期

9 张海峰;王晓;;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王晓燕;段理达;;论如何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宁;杨芳纳;;浅议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春梅;;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周琪雪;许玲;高勤琴;;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卫国;;关于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5 曲妍;;环境公益诉讼主体问题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6 王亚男;;能动司法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推进[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张捍卫;;新形势下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8 程守太;;浅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郭小东;;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问题[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田红梅;;试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郄建荣;环境公益诉讼扳倒洛城头号污染源[N];法制日报;2009年

2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N];团结报;2009年

3 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中国项目律师 高洁;环境公益诉讼与环保法庭的生命力[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杨建学;谁应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主力军[N];法制日报;2010年

5 记者 李严;环境公益诉讼案最高获20万元救济[N];昆明日报;2010年

6 胡娜;首次明确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六大主体[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孙秀英 胡娜;海南明确环境公益诉讼主体[N];中国环境报;2011年

8 记者 徐珊珊 通讯员 张泽彪;推动我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设[N];海南日报;2011年

9 许平飞 曲永生;海南设立环境公益诉讼资金保护蓝天碧海[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记者 傅勇涛;海南设立“省级环境公益诉讼资金”[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洪坤;环境公益诉讼立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陈冬;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美国环境公民诉讼为中心[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3 胡中华;论环境保护之为普遍义务[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黎群英;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D];贵州大学;2008年

2 陈建华;构建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徐国创;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马莹;我国环保NGO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之法律探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5 任权;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余乐;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初探[D];兰州大学;2009年

7 马晓媛;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8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基本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9 骆丽莉;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王海涛;浅议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54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254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4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