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保护地立法模式探析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natural conserv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rational use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and powerful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nature conservation sites. In the final analysis, the contradic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ature conservation sites are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s among the stakeholders.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must provide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There are some defects in the legislation mode of natural protected land which combines the legislation of type department with other legal norms in China, such as low legislative level, insufficient coordination of legal system, closed legislative system and unclear object of protection, etc. In view of the integrity of nature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adjusting conflicts of interest, we should choose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legislation as the ideal model for legislation on nature conserva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两型社会”建设与环保监管模式创新研究》(08JJD820167) 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团队建设项目(200909B0004)联合资助
【分类号】:F592;D92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锐;美国国家公园的立法和执法[J];中国园林;2003年05期
2 王权典;;再论自然保护区立法基本问题——兼评《自然保护地法》与《自然保护区域法》之草案稿[J];中州学刊;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红梅;;试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价值及其管理[J];商业研究;2005年24期
2 陈冬华;;人的本质与人性[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3 田树新;邹丽梅;;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机制的对策[J];中国林副特产;2006年02期
4 姜春前,吴伟光,沈月琴,李兰英;天目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冲突和成因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张忍顺;张祥国;蒋姣芳;葛云健;;世界自然遗产事业发展潜势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1期
6 陈正言,范旭光,张银砂;自然保护区管理类型划分的研究——以大庆自然保护区为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朱远军;;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及其保护与管理对策[J];防护林科技;2006年01期
8 何克军,李意德;广东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对策[J];广东林业科技;2005年02期
9 钟福生;李丽平;朱文博;;湿地鸟类多样性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李丽平;钟福生;;论自然保护区的共同管理[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爱华;“突现论”中的哲学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程道品;生态旅游区绩效评价及模型构建[D];中南林学院;2003年
4 曹孟勤;生态伦理哲学基础的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5 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伟;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经济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8 吴南生;北京西山风景游憩林抚育理论与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蔡晴;基于地域的文化景观保护[D];东南大学;2006年
10 张哲;面向竞争的规制[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伶俐;论城市公园的市场化经营[D];武汉大学;2005年
2 陈红梅;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罗靖;风景名胜区保护、监测与管理对策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5 韩晨霞;重庆自然保护区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乔丽芳;南方山地型森林公园的自然—生态化营建与更新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7 刘君昂;茂兰自然保护区三岔河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8 田树新;中国自然保护区法律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9 王晓密;论我国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的完善[D];武汉大学;2004年
10 陈维川;北京蒲洼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效忠,陆林,张光生,卢松,宣国富;普陀山国内旅游者特征及行为调查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王永平,孟卫东;供应链企业合作竞争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3 卢锟;李小月;;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困境与出路——完善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体制[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周训芳;吴晓芙;;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法律制度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J];林业经济问题;2006年04期
5 周训芳;吴晓芙;;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立法中的几个问题[J];林业经济问题;2006年05期
6 谢茹;试论风景名胜区经营权的转让[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马吉山;;我国风景名胜区管理制度及法律对策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韩念勇;中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管理政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0年03期
9 王权典;;再论自然保护区立法基本问题——兼评《自然保护地法》与《自然保护区域法》之草案稿[J];中州学刊;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生;;珍惜地球资源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第42个世界地球日主题解读[J];南方国土资源;2011年05期
2 周宇锋;;浅淡低碳发展下的人文生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3 石林山;;自然的对象性价值:“虚幻的价格形式”[J];生产力研究;2011年08期
4 ;北京废弃建筑混凝土9月1日起再利用[J];商品混凝土;2011年08期
5 吴毅;;浅淡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工程规划——以自然资源型的景区为例[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6 岳婷;;浅谈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7 周宏春;;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J];留学生;2010年09期
8 俞根连;;为濒危野生动植物撑起保护伞[J];浙江林业;2011年07期
9 朱敬莉;王延清;;水质污染探讨[J];河南水利;1999年04期
10 於稹;;防治水体污染已经迫在眉睫[J];河南水利;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升莲;徐晓春;;安徽省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牛漫兰;;安徽省自然资源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王小凤;;对我国生态环境产权制度的思考[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4 茜坤;夏少敏;;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立法名称的思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惜春;;我国气候资源保护立法刍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成基;姚宏;孟凡静;孟彩萍;;陕南西康铁路沿线自然资源合理配置研究[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李然;肖贵璋;李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8 程基厚;;自然资源物权之解构[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9 卢锟;;试论作为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基础的资源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10 王国祥;;中国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修复[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欣平;自然资源不是免费的[N];协商新报;2005年
2 王四伟;市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学会成立[N];平顶山日报;2009年
3 晓宁;保护我们的环境和自然资源[N];国际商报;2009年
4 顾震球;改变开发全球自然资源方式[N];国际商报;2002年
5 潘进军;自然资源危机和管理的挑战[N];中国气象报;2003年
6 晓璐;给自然资源算笔帐[N];人民政协报;2002年
7 曾妮 毛佳;深圳将建自然资源账户[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陈湘静;周生贤会见俄自然资源部部长[N];中国环境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古春婷;珍惜自然资源 争做环保先锋[N];珠海特区报;2010年
10 Peter A.Seligmann;中国可以领跑全球环境保护[N];中国环境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Y,
本文编号:2262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262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