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及对我国的启示
[Abstract]: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is one of the basic systems of environmental law. The purpose of this system is to prevent construction projects or planning projects from having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Canada'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system developed earlier, and legislation is relatively perfect, 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has detailed and strict provisions. There is a clear division of power and checks and balances among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gency is responsible for implementing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process and enhancing the integrity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Canadian National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EIA); The Secretary of the Environmen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audit of the EIA report and communication with other departments or provinces. The review team and the responsible agencies also have very important responsibilities in the audit of the EIA report for which they are responsible. Most scholars in China focus 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whil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anadia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rocess. The author hopes to enlighten and use for reference to perfect the legisl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北京市大道政通律师事务所;
【分类号】:D971.1;D922.68;X82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士武;在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关于标准应用问题的思考[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2年04期
2 汪志军;什么叫环境影响评价[J];新疆林业;2002年06期
3 王孝武,孙水裕,王雄;环境影响评价的数字化方法[J];环境保护;2003年11期
4 魏正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J];上海环境科学;2003年02期
5 路月仙,陈振楼,王军,张垎,许世远;上海市排污口环境影响评价[J];环境保护科学;2003年06期
6 郭强;当前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年02期
7 何德进;关于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治淮;2003年02期
8 李方敏;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思考[J];江苏环境科技;2004年S1期
9 吴素良,陈建文;环境影响评价中常规气象资料的提供[J];陕西气象;2005年05期
10 田萍萍,刘红,刘玉龙;浅析我国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J];生态经济;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岳沙丽;;浅析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意义[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二0一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国富;;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3 毛庆国;;粤港跨界环境影响评价问题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4 郭波;纪江海;尹君;;关于两规中环境影响评价的比较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5 林锦慰;;香港净化海港计划:环境影响评价[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6 杨越;;水泥项目矿山开采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几点建议[A];2009全国非金属矿产资源与勘察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C];2009年
7 蔡振民;谢腾飞;;二七二厂辐射环境影响评价[A];全国放射性流出物和环境监测与评价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陈启壮;;百色水利枢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回顾[A];庆祝广西水利厅成立50周年专辑[C];2004年
9 段勇;陈界江;李鱼;赵文晋;李海生;崔勇;王德秋;;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中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研究[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迎喜;蒋固政;;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骨干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A];湖北省农村水电发展行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舜礼;旅游开发须做环境影响评价[N];中国改革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方芳;提高业务水平确保环评质量[N];中国环境报;2004年
3 记者 赵关良;上海将所有规划建设项目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范围[N];中国环境报;2004年
4 孔凡青;我国规范环境影响评价行业[N];中国审计报;2005年
5 李银月;沈阳实施环境影响评价[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6 衷向东 吴爱明;环境影响评价:从源头避免污染行业发展[N];光明日报;2005年
7 安徽省泗县环境保护局 李刚;以环境影响评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N];中国环境报;2007年
8 记者 张淑瑜;州环境影响评价所挂牌成立[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9 记者 叶平生 通讯员 穗环宣;环保总局局长作出七项环评承诺[N];广州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谢勇;环境影响评价渐入法制化轨道[N];淮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光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06年
2 宋欣;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杨晓艳;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4 李铁柱;城市交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及预测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5 林驰;桥梁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陈昕;基于有效管理模型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黄正;我国建设项目健康影响评价的问题与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yN;城市道路交通环境影响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张景成;农安工业集中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与保护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杨李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塘沽区的实践与问题探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龙素群;环境影响评价专家系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5 周晓琴;工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中若干方法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6 师玮;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实践[D];兰州大学;2006年
7 李丽娜;累积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3年
8 吕晓君;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田颖;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10 陈德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15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315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