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我国生态补偿基金的法律性质研究——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补偿条例》相关框架设计

发布时间:2019-02-15 18:09
【摘要】:我国应采用公法上的财团法人模式建立生态补偿基金,以实施生态补偿中货币补助方式的直接公共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补偿条例》应构建行业性生态补偿基金、专门性生态补偿基金与综合性生态补偿基金相结合,地方性生态补偿基金、区域性生态补偿基金与全国性生态补偿基金多层次组成的生态补偿基金体系。生态补偿基金的内部组织机构一般应包括运作机关、监督机关、审核机关和收支审议机关,并明确其各自基本职能。应建立以财政拨款为基础的多元化的生态补偿基金资金来源制度,财政拨款必须作为该类基金的基本资金来源。生态补偿基金法律制度还应包括基金会计制度、审计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也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补偿条例》予以明文规定。
[Abstract]: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direct public compensation of monetary subsidy i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China should adopt the public law model of financial corporation to establish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und. The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hould establish the Industri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und. The speci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und and the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und are combined, the loc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und,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und and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und are composed of multi-leve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und system. The internal organization of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und should include the operation organ, the supervision organ, the audit organ and the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deliberative organ, and their respective basic functions should be clarified.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diversified fund source system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und based on financial allocation, which must be regarded as the basic fund source of this kind of fund. The legal system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fund should also include fund accounting system, audit system,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and supervision system, which should also be explicitly stipulated by the regulation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损害综合预防和救济法律机制研究”(10CFX068)
【分类号】:D922.6;F326.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利亚;叶海平;刘云;;生命权私法救济浅谈[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张新;析婚姻法中的探望权[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张莉丽;辨析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徐国栋;;权利能力制度的理想与现实——人法的英特纳雄耐尔之路[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5 黄娟;;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比较研究——兼及立法建议[J];比较法研究;2006年04期

6 胡林龙,周辉;论学校伤害事故责任的性质[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7 余延满,冉克平;继承回复请求权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李红;无因管理——生成社会公益的制度设计[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9 史习明,董微;浅析合同格式条款[J];财贸研究;2003年02期

10 祝来新,陈敏;违约金的理解与适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胡志强;;中德知识产权请求权制度比较[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2 李晓斌;;创设地役权制度的现实意义思考[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2 张德美;晚清法律移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钟青;权利质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刘丹;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王军;国家所有权的法律神话[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薄燕娜;股东出资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苗鸣宇;民法典的活力之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周学峰;公司审计与专家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蒙晓阳;自然人人格权客体范围之扩张——法的人文关怀体现[D];广西大学;2001年

2 李敏华;合伙企业四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薄燕娜;论空间权[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黄台英;关于中国合同法的违约体系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娄正涛;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之检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张玲;无效婚姻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陈娅萌;保证合同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沈烨;国际大额资金划拨的法律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9 林馨;最高额抵押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10 乔烨宏;缔约过失责任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万军,张惠远,王金南,葛察忠,高树婷,饶胜;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J];环境科学研究;2005年02期

2 郭广荣,李维长,王登举;不同国家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方案研究[J];绿色中国;2005年14期

3 王登举;日本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最新实践[J];世界林业研究;2005年05期

4 秦鹏;论我国区际生态补偿制度之构建[J];生态经济;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为民;;火灾损失统计法律性质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年07期

2 程霄;;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相关法律问题探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刘敏;;试从行政公产角度看待公车改革[J];学理论;2011年20期

4 张楠;;《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的法律性质[J];教育评论;2011年04期

5 刘彦君;吴慧娟;;劳务派遣的法律思考[J];企业导报;2011年12期

6 彭思彬;;涉台船员外派法律性质及法律适用比较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7 卢进伟;;论大学生实习的法律性质[J];企业导报;2011年09期

8 彭虹;;“农业资源经营合作社”的法律性质探讨[J];农村经济;2011年06期

9 陈力;;浅析业委会的法律性质[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1年06期

10 段泽孝;;政府采购合同的法律性质辨析[J];文史博览(理论);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飞;;城乡规划的法律性质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吴国干;;行政指导法律性质之学理反思[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朱玉苗;;大学章程法律性质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4 陶为民;;火灾损失统计法律性质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5 陈华荣;;中国足球运动员转会费的法律性质浅析[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6 姚婷;;论采矿权的法律性质及合法煤矿企业的权益保护——从广东梅州关停全部煤矿引发的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7 周富森;张天力;;试论房地产“参、联、合建”及/或房屋联建的法律性质及/或纠纷代理[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张香萍;;试析义乌—东阳“水权转让”的法律性质[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9 郝自然;;环境标准的法性质及其法治化问题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晓萍;张弛;;政府消费警示的可诉性探析——以“多宝鱼案”、“砒霜门”为出发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工商局 陈小萌 刘嘉;企业擅自销售试制品行为的法律性质探析[N];中国工商报;2011年

2 冯川(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关于拆迁法律性质的一点认识[N];光明日报;2004年

3 李显先;“120”急救合同的法律性质[N];人民法院报;2004年

4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李二焕;浅谈通报批评的法律性质[N];中国医药报;2010年

5 窦衍瑞;学校开除学生的法律性质及司法救济[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朱效良 蒋晓东;土地征用补偿费法律性质不明[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李二焕;浅析取缔行为的法律性质[N];中国医药报;2010年

8 冯壮勇;物业管理公约具有什么法律性质[N];法制日报;2004年

9 郑岐山;工程垫资:法律性质究竟如何[N];建筑时报;2006年

10 郑岐山;工程垫资的六种法律性质[N];广东建设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梁国启;我国城市规划法律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徐小平;中国现代农业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曹玲玲;论器官权利[D];吉林大学;2009年

4 丁建安;企业劳动规章的法律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张杰;公共用公物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玮;业主委员会的法律性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王永刚;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法律性质界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邹求益;医患纠纷法律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4 廉煜婷;城市房屋拆迁行为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喻溟;行政指导法律规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6 陈越峰;我国城市规划的法律性质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7 赵文清;论我国医疗事故鉴定制度的司法运作与完善[D];苏州大学;2004年

8 朱启鹤;我国土地储备的法律制度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9 阮慧婷;论实践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问题[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10 蔡宗翰;公司慈善捐赠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236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4236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6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