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环境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展及其合理边界

发布时间:2019-06-01 11:19
【摘要】:"直接利害关系人"这一原告资格的传统设定,在解决环境纠纷时遭遇到极大挑战,凸显出主体范围过于狭隘的困境,无法充分有效地救济相关环境权益。对环境诉讼原告资格进行扩展已成为我国环境诉讼制度如何独立发展的现实命题,这方面国外相关成功经验或教训均可作为参照。但对环境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展不是没有边界的,应当根据中国当下环境纠纷解决的实际予以合理限制,实现权益救济与司法效率等多元目标的均衡化。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setting of plaintiff qualification of "direct interested party" has encountered great challenges in solving environmental disputes, which highlights the dilemma that the subject scope is too narrow to fully and effectively remedy the relevant environmental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expansion of plaintiff qualification in environmental litigation has become a realistic proposition of how to develop the environmental litigation system independently in our country, and the relevant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r lessons in foreign countries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However, the expansion of plaintiff qualification in environmental litigation is not borderless, so that the balance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relief and judicial efficiency should be realiz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dispute resolu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法学院;
【基金】:作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环境税法律制度之构建研究》(09YJC820016)相关成果 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102)资助
【分类号】:D912.6;D91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齐树洁;;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扩张[J];法学论坛;2007年03期

2 叶勇飞;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J];中国法学;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凌燕;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肖建华;唐玉富;;公益诉讼的建构[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朱丽琴;实现行政程序法公正原则的制度设计[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刘泽军;西方国家公务员行政处分救济制度的若干模式及其启示[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王秀哲;浅议我国地方立法的完善[J];北方论丛;2003年02期

6 朱维究;行政程序立法比较研究——澳门行政程序立法评析及启示[J];比较法研究;1996年03期

7 高秦伟;论社会保障行政中的正当程序[J];比较法研究;2005年04期

8 熊跃敏;;法官职权调查证据的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6年06期

9 吴香芝,于善旭,程淑红,高浩博;我国体育行政许可设定范围初探[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孟鸿志,杨晓玲;论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及其监控机制[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蒋岩波;;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设置问题研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戚道孟;王妙婷;;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立法浅探[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3 桑硕;;从《环境保护法》的修改谈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确立[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4 申晓华;;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行政立法与民主参与[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朱新力;唐明良;葛宗萍;;通过技术性变革实现司法公正——行政诉讼异地交叉审判的启示[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伟东;行政行为司法审查强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吴华;行政诉讼类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解志勇;论行政诉讼审查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吴小隆;公益诉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6 毛玲;论英国民事诉讼的演进与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刘东亮;行政诉讼目的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司坡森;论国家补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赵永红;刑事程序性裁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陈冬;环境公益诉讼研究——以美国环境公民诉讼为中心[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志宏;美国行政程序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高巍;英美法三国行政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吴晓明;行政合同若干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毕雁英;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取向及其关联因素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1年

5 庾成日;论行政自由裁量权[D];延边大学;2001年

6 王身余;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政府整合机制重塑[D];湘潭大学;2001年

7 胡洵贤;论我国行政检察监督制度之完善[D];湘潭大学;2001年

8 胡华峰;试论申请强制执行诉讼[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林宏杰;法规规章备案问题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吕艳滨;情报公开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郑春燕;论民众诉讼[J];法学;2001年04期

2 郭英华,李庆华;试论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J];河北法学;2005年04期

3 张艳蕊;;公益诉讼的本质及其理论基础[J];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03期

4 王红岩,王福华;环境公害群体诉讼的障碍与对策──从环境公害诉讼看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J];中国法学;1999年05期

5 常怡,黄娟;司法裁判供给中的利益衡量:一种诉的利益观[J];中国法学;2003年04期

6 韩红俊,王均荣;公益诉讼的理性思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煜红;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D];吉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佳欣;;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初探[J];学理论;2011年24期

2 郑贤宇;;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完善[J];东南学术;2011年04期

3 徐凌;;马萨诸塞州诉环保署案对我国环境诉讼的借鉴[J];石油石化节能与减排;2011年02期

4 刘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思路探析[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5 林广海;辜恩臻;;完善诉讼制度,为环境诉讼保驾护航[J];绿叶;2011年08期

6 李宏;;论生态社会阶段民事诉讼法的变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5期

7 张宝;;环保局能否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J];绿色视野;2011年06期

8 常成;;公益诉讼的突破——对本次《环境保护法》修改的期待[J];绿叶;2011年08期

9 任瑞兴;;环境人权的司法保障之省思:从环境人权到环境诉权[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06期

10 徐振梁;;环境公益诉讼:现实困境与制度突破[J];环境保护;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邓小云;;关于环境诉讼原告资格的思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郭英华;李庆华;;试论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4年

3 张丰芹;曾祥生;;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的现状及出路[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吴勇;;环境诉讼举证责任分配探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5 吴勇;王霞;;环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6 王宁;杨芳纳;;浅议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百灵;;从地球之友诉兰得洛环境服务公司案谈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何立慧;王根命;;环境公益诉讼几个基本问题探讨——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诉讼程序和实施路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周琪雪;许玲;高勤琴;;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谢伟;;浅析环境诉权概念的内涵[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西武;环境诉讼启动难问题亟待破解[N];法制日报;2011年

2 胡延玲 秦玉娈;让“人人有责”拥有法律根基[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3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杨素娟;《侵权责任法》对环境诉讼有何作用?[N];中国环境报;2010年

4 宋倩;浅议环境侵权诉讼模式[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孙瑞灼;环境诉讼基金值得期待[N];经济参考报;2010年

6 陈媛媛;中美环境公益诉讼都不容易[N];中国环境报;2007年

7 记者 徐盈雁;明确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N];检察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何忠平;一个环境诉讼困境样本:黄磷厂周边的那些人们[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9 本报记者  秦旭东;“被告资格”受质疑 审理延迟[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10 练洪洋;充分保障民权方能破解环境困局[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邓一峰;环境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张式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敏;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2 吉萌;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杨爱珍;环境侵权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马莹;我国环保NGO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之法律探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5 祝芬;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赖薇;论NGO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的法律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杨长青;环境公益诉讼的经济学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8 蒋丽霞;环保NGO参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陈晓冉;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制度构建[D];山西大学;2006年

10 罗s,

本文编号:2490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490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4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