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生成研究——以近年几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为例展开

发布时间:2019-05-30 15:43
【摘要】:环境公益诉讼是补救环境管理中政府失灵的良方,但当前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研究存在严重缺陷。环境公益诉讼的研究,应该借鉴"生成性思维"以及"法的生成"理论,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生成研究由此产生。制度生成视角下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应该坚持保守的态度,选择渐进的思路。在司法中,应着重在发挥私益诉讼的公益保护功能,并结合能动司法理念和尝试性司法实践有序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在立法中,应选择适当的环境公益诉讼立法模式,并以类型化方法确定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Abstract]:......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YJC820025)“论生态制度文明的建设路径” 河海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420911)“河海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84-H0800303);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0B18414)“农村环境法制建设的基础理论探究”
【分类号】:D92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钢;;排除危害类公益诉讼理论、制度和实践[J];当代法学;2006年06期

2 江伟;徐继军;;将“公益诉讼制度”写入《民事诉讼法》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中国司法;2006年06期

3 别涛;;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建议[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汪劲;;中国环境法治三十年:回顾与反思[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葛洪义;论法的生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杨凯;;从三起环境关联诉讼案例看环境公益诉讼之开端 在私益与公益诉讼之间徘徊的环境权益保护司法救济模式之选择[J];法律适用;2010年Z1期

7 苏力;为什么研究中国基层司法制度——《送法下乡》导论[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吕忠梅;;环境公益诉讼辨析[J];法商研究;2008年06期

9 李挚萍;;中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优劣分析和顺序选择[J];河北法学;2010年01期

10 严存生;法的生成的几个问题[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可祝;;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法治根源及对策——基于权力与权利因素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王春业;张召媛;;论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案例化[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刘涛;李慧;魏俊杰;;论农村环境保护中的政府“缺位”与“到位”——从城乡污染转嫁的维度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康丽颖;;教师教育研究的实践意蕴——布迪厄实践理论对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5 颜岩;也论实践论思维方式[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6 王健;王晓林;;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基础及课堂互动模型[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吕德文;;中国研究三十年[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8 王红蕾;;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后现代审视[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6期

9 徐真;潘毅;陈秀超;;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定[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0年06期

10 刘超;;论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的权力基础[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清宇;;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2 王小钢;;论污染防治法中的环境公益诉讼条款——兼评2008年《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八条[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范家栋;;论环境公益诉讼之性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何立慧;王根命;;环境公益诉讼几个基本问题探讨——理论基础、指导思想、诉讼程序和实施路径[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卉卉;;我国环境权益群体性诉讼之探析——相关问题的反思与域外借鉴[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长兴;;环境损害的概念[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沈跃东;;论环境法庭的裁判程序[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张宝;;检察机关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辨正[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9 张辉;;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法制建设[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10 钱水苗;傅颖;;论强化政府环境责任——从浙江台州血铅超标事件说起[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宜奎;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公司参加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印仕柏;民事诉讼中检察权配置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胡元聪;外部性问题解决的经济法进路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于秀艳;真理观的人文向度[D];吉林大学;2011年

9 魏薇;教师课堂教学决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朱成科;生成论哲学视阈中的现实教育“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小娟;企业环境责任探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郭文慧;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情境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少婷;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真亮;中国环境法法典化的方法论问题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徐玲;我国环境公益诉讼障碍及其出路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吴婷;中学语文生成性阅读教学中生成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毅华;初中说明文活动教学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敏;生成性教学改革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10 潘金军;论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法律地位[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运秋;经济法应有其司法保障[J];当代法学;2002年07期

2 吕忠梅,鄢斌;论经济法的程序理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苏力;为什么研究中国基层司法制度——《送法下乡》导论[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4 郭英华,李庆华;试论环境公益诉讼适格原告[J];河北法学;2005年04期

5 别涛;环境民事公诉及其进展[J];环境保护;2004年07期

6 别涛;;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构想[J];环境保护;2005年12期

7 王太高;论行政公益诉讼[J];法学研究;2002年05期

8 葛洪义;法律原则在法律推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个比较的研究[J];法学研究;2002年06期

9 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J];法学研究;1998年01期

10 罗干;;政法机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重大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J];求是;2007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崔伟;[N];检察日报;2005年

2 袁廷华;[N];学习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小隆;公益诉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石莉芳;构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张煜红;论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D];吉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忠梅;;论生态健康保护的法律机制:环境公益诉讼[J];前进论坛;2010年01期

2 李春林;;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人大研究;2007年10期

3 唐忠辉;;以公益诉讼促环境维权[J];环境教育;2010年02期

4 汪劲;;中国环境公益诉讼:何时才能浮出水面?[J];世界环境;2006年06期

5 王灿发;;中国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及其争议[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沈玉军;;试论六五普法期间环境公益诉讼[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24期

7 孙瑞灼;;检察机关代提环境公益诉讼意义重大[J];政协天地;2010年12期

8 欧广远;;环境公益诉讼:公众参与环保的有效机制[J];学习月刊;2007年15期

9 夏云娇;王国飞;;论环境公益诉讼中律师的作用[J];理论月刊;2007年10期

10 丁丽梅;王俊凤;;浅析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J];法制与社会;2008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曲妍;;环境公益诉讼主体问题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王亚男;;能动司法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推进[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李卫国;;关于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张百灵;;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解读[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张捍卫;;新形势下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6 朱晓勤;何锦龙;;中国水污染环境公益诉讼的发展与展望[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7 邱阳平;唐佩莹;;游离在司法救济边缘的环境公益诉讼——以诉讼主体与诉讼模式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8 蔡学恩;;环境司法专门化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环境、资源与能源法律实践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王干;罗承菊;;实践中环境公益诉讼最优原告探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10 郭小东;;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问题[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汉大学法学院环境法研究所 秦天宝;浅论环境公益诉讼构建中的五大关系[N];中国环境报;2008年

2 孙瑞灼;检察院提环境公益诉讼值得期待[N];经济参考报;2010年

3 孙瑞灼;环境公益诉讼应提上法律议程[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记者 胡洪江;社团可提起环境公益诉讼[N];人民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晏耀斌;环境公益诉讼破局 大企业仍难撼[N];中国经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曹小武 通讯员 欧阳晶;环境公益诉讼路有多远?[N];江西日报;2011年

7 记者 崔立勇;环境公益诉讼在中国的进程加速[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8 孙秀英 胡娜;海南明确环境公益诉讼主体[N];中国环境报;2011年

9 记者 吴晓锋;海南设立环境公益诉讼资金[N];法制日报;2011年

10 记者 徐珊珊 通讯员 张泽彪;推动我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设[N];海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式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胡中华;论环境保护之为普遍义务[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卢建筠;教育思维方式转向之透视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武云斐;合作 共生 共赢[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红伟;分散与重构: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制度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王开宇;生态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李雪梅;基于多中心理论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喻磊;中国(大陆)社会转型时期的民法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基本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2 骆丽莉;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苏翠芸;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法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沈玲玲;构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博;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证分析[D];河北大学;2011年

6 周立坤;我国环境公益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7 姚娟;论环境公益诉讼激励机制[D];苏州大学;2011年

8 范振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张爱峰;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10 杨妮娜;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88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488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d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