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28 11:08
【摘要】: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对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了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力度,采取了一系列工程和管理措施,解决了一些城乡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但是,饮用水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不少地区水源短缺,有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严重,一些农村地区饮用水存在苦咸或含有高氟、高砷及血吸虫病原体等问题,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自2000年至2007年,我国湖南、江苏、辽宁、安徽、江西等许多地区都曾发生过严重的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造成当地群众生活饮水困难,危及群众的身体健康。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其千年报告中指出:“要减少发展中国家的疾病,拯救生命,任何措施都比不上使所有人得到安全的水和合格的卫生条件。”可见饮用水安全问题是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在经济形式大好的同时环境问题随之而来,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适当的开发使得资源浪费严重和短缺等问题出现。水资源是人们生产和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是地球的血液。水资源中尤其饮用水关系人们的生命健康。由于饮用水安全问题的严重性,饮用水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对饮用水安全也有相关的法律保障,但是现存的法律还不能充分的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本文主要从对比国内外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的异同,借鉴国外的经验完善我国的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 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和饮用水安全原则,这一部分从三个方面阐释饮用水安全,第一:饮用水安全的内涵;第二: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的必要性;第三: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的基本原则;通常认为饮用水安全指的是饮用水对人的生命健康没有危险、危害、干扰等有害影响;随着淡水资源水危机的出现和严重的水污染,饮用水安全确需法律的保障;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本着以公益性、绝对优先性、安全性、公平性、国家扶持性为原则,建立健全法律,依法进行保护。 第二部分为饮用水安全的法律保障体制,这一部分主要对比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的国内外的不同方式方法,借鉴国外的优秀成果完善我国的保障体制。这一部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一:我国与饮用水安全相关的法律保障的管理体制;第二:国外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的管理体制:第三:国内外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管理体制的对比及经验借鉴。从我国保障饮用水安全的现行法律为切入点,分析我国现行法律依据的现状及不足,叙述美国、日本发达国家保障饮用水安全的管理体制,对比国内外的不同之处,借鉴美日的经验完善我国的管理体制。 第三部分为饮用水安全的法律保障制度,这一部分主要对比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的国内外的不同制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完善我国的法律保障基本制度。这一部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一:我国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基本制度的现状及缺陷;第二:国外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的基本制度;第三:国内外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基本制度的对比及经验借鉴。我国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制度的现状及缺陷最大的问题是法律供给不足,现行的几部法律不能满足保护饮用水安全的需要。我国的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水质标准制度和应急反应制度。这些制度在国外同样存在,但是在细节上却有着不同,在对二者进行对比后,吸取国外的经验完善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基本制度,完善水源保护区制度、完善水质标准制度、完善水质监测制度、完善应急反应制度、建立稳定投资制度、建立节约用水制度和建立管网输配安全制度。 第四部分为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的责任,有法必有责,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不同主体违反法律法规而承担不同的责任为主线阐释我国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的责任。这一部分从三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一:我国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的法律责任的法律依据与现状;第二:国外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的法律责任;第三:国内外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法律责任的对比及经验借鉴。我国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的责任现状是法律供给不足、惩罚强度不足和执法不力,通过研究国外的责任制度吸取其经验完善我国责任制度,以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为主线构建我国的饮用水安全法律保障责任制度。 近年来,随着饮用水安全问题的突出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目前,运用技术手段确保饮用水安全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饮用水安全法律方面的研究力度相对薄弱。卫生部涉水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梁增辉写的《关注饮用水安全刻不容缓》再次的提醒我们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吕忠梅写的《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法律思考——兼论,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中,对饮用水安全的法律意义和法律选择以及与水污染防治法的修改的关系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东北林业大学的林屹的《我国城市饮用水安全的法律保障措施》一文中针对我国城市饮用水安全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措施。建设部张悦写的《如何保障饮用水安全》一文系统的论述了保障饮用水的措施的实施。还有其他的学者也在不同程度上关注饮用水安全问题,但总体上来讲,我国饮用水安全法律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更多人参与其中,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以促成饮用水安全立法的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6;D922.16
本文编号:2543290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6;D922.16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俞建军;郑金秀;陈晖;沈强;陈锋;胡俊;;全过程安全评估体系建立及在浙江省水库型水源地的应用[J];水生态学杂志;201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径;水质预警系统计算服务引擎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32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543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