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坝村习惯林权初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胡卫东;吴大华;;黔东南台江县苗族林权习惯法研究——以阳芳寨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兰元富;陈小曼;;丽江纳西族的习惯法与环境保护[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刘雁翎;;论贵州苗族环境习惯法[J];贵州民族研究;2008年04期
4 易军;;村落内生秩序中的黄葛树研究——以云南坝村的地方性知识为例[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年03期
5 徐晓光;;锦屏林业契约、文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民族研究;2007年06期
6 朱晓阳;;林权与地志:云南新村个案[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程泽时;龙泽江;;林权确认的习惯法之立法完善与法理——以锦屏文书为例[J];林业经济;2011年04期
8 甘措;彭毛卓玛;;论藏族民间环保习惯法之思想渊源[J];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03期
9 李明华;朱伟;;通江林业习惯法探析——基于林木碑碣的考察[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向玉;;贵州民族法学研究成果评述[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潘志成;梁聪;;清代锦屏文斗苗寨的宗族与宗族制度——兼及林业经营中的“家族所有制”、“家庭私有制”争议[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3 周真刚;;近二十年来贵州少数民族村寨聚落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4 张雯;;剧变的草原与牧民的栖居——一项来自内蒙古的环境人类学研究[J];开放时代;2010年11期
5 罗康隆;;从清水江林地契约看林地利用与生态维护的关系[J];林业经济;2011年02期
6 洪名勇;梅志敏;;苗族文化与森林资源保护——以贵州省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09年04期
7 么加利;;论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教育系统的基础教育功能[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8 李养民;;论“儒道互补”文化维度之“以人为本”及其当代启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张敏;;完善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的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王永碧;;论村规民约及其与国家法的互动[J];民间法;2011年0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扬;差序的法律——林权制度的历史实践[D];上海大学;2010年
2 王丽媛;民族地区集体林权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杜娟;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域污染防治机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向玉;黔东南苗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与调适[D];贵州大学;2009年
3 陈伟华;贵州苗族习惯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洪运杰;黔东南苗侗民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声军;论林业契约对林地产权的维护功能[D];吉首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岳兵;;习惯法与我国乡村法律秩序构建[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戴小明;谭万霞;;论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及整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余贵忠;;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森林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苗族侗族风俗习惯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沈堂江;贵州苗族习惯法的历史、现状及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2期
5 陈锡文;;坚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推进新农村建设[J];林业经济;2006年06期
6 王文权;;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现阶段加快林业发展的必然选择[J];林业经济;2006年06期
7 梁隽;村规民约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贵州台江县台拱镇个案研究[J];林业与社会;2004年03期
8 康耀坤;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环境习惯法文化与西部环境资源保护[J];兰州学刊;2002年01期
9 周相卿;黔东南雷山县三村苗族习惯法研究[J];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10 吕廷君;论民间法的社会权力基础[J];求是学刊;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郭明;Q130静电喷雾车[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1年02期
2 ;用注药法防治行道树害虫[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1994年04期
3 柴春燕;胡东旭;;杨梅行道树的特点及栽培[J];浙江林业;1999年02期
4 王一之;栾树——新疆行道树家庭新成员[J];新疆林业;2000年02期
5 牟玉杰,刘玉娟,师玉梅;扎兰屯市行道树食叶害虫及防治措施[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1年S1期
6 贾菊琴;;论行道树树种的选择[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8期
7 郭强;;行道树的种植规划与大树栽植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8年10期
8 张瑞英;谢晓青;李东玲;;商丘市行道树树种调查及应用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08年02期
9 杜甲宝;潘盼;杨芳绒;;主成分分析法在郑州市行道树综合性能评价研究中的应用[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黄宗权;冉秀玄;;观赏果树在南宁行道树中的应用[J];中国花卉园艺;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李秀娟;;论党内条规与国家法律相协调[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田建业;潘强;;浅析建筑与人文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以济源市旧街道改造为例[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银杏不宜作北方行道树[A];中国公园协会2005年论文集[C];2005年
5 张广增;史伟;李守备;;城市行道树保护中的土壤生态问题[A];全国园林植保第十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李军;王江萍;徐轩轩;;规划中的功能秩序与自然生态环境[A];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论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年
7 杨芷英;;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时代课题:精神绿色——兼论人与自然环境之和谐[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曾小月;;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狄更斯小说研究[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董雪峰;张鹏举;白丽燕;白雪;;浅析内蒙古藏传佛教寺庙选址[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10 曹昱之;张毅豪;;静安区行道树新品种的应用[A];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国庆;宕昌开展绿色长廊行道树栽植[N];陇南日报;2007年
2 黄再元;提高行道树的成活率及生长势[N];中国绿色时报;2006年
3 王苏燕 揭柏成 董立新;临安实施城区行道树精细化管理[N];中国建设报;2006年
4 记者 王岗邋通讯员 牛明远;联手修剪行道树 效率提高近两倍[N];平顶山日报;2008年
5 秦皇岛市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办公室;打造靓丽港城[N];秦皇岛日报;2009年
6 章译 编译;英国伦敦积极保护行道树[N];中国花卉报;2003年
7 江西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园林系 孙威;合理应对铺装对行道树的影响[N];中国花卉报;2008年
8 钟述强 李晓玲 本报记者 周保全;安县打响治理环境重点难点突击战[N];绵阳日报;2009年
9 记者 陈兆平;给行道树“穿衣”最高罚款200[N];成都日报;2005年
10 袁爱霞;游园行道树的种植[N];中国花卉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小华;西双版纳生态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王军;中国古都建设与自然的变迁[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0年
3 史本恒;胶东半岛中全新世人类对环境的文化适应[D];山东大学;2009年
4 贺云龙;无形资本会计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蔡林沁;基于Agent的煤矿智能虚拟环境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刘洪亮;天津市水体中主要病原生物分布规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滕云;十八世纪中国古典园林与欧洲古典园林比照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8 张敏;自然环境变迁与北魏的兴衰[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艳;北京市崇文区绿地表层土壤质量研究与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10 王军;中国古都建设与自然的变迁——长安、洛阳的兴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洁宁;生态园林城市解析[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赵擎昊;论环境美学与当代人的生存境遇[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3 李剑锋;人文基点下的建筑技术美学初探[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4 张毅;高层建筑与地域环境的和谐共生[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5 张雷捚;因地制宜、构建和谐的生态人居环境[D];江南大学;2007年
6 魏林;城市美学四论[D];西南大学;2009年
7 赵茜;博物馆建筑创作中地域因素的导入手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陈姗姗;论罗斯金自然观和文化观的相互融合关系[D];浙江大学;2010年
9 马沛霆;保安族口头文学的确认与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10 李进;国际直接投资与自然环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63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563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