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考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12:09

  本文关键词: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考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人类而言,生物资源是无价的遗产,他们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庄稼、工业品和基本消费品。生物多样性在社会进步与人类生存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近年来,三江源区的生态系统恶化,物种及遗传多样性逐渐丢失,给三江源区和亚洲相关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三江源区生物多样的的丢失给三江源区和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法律手段是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环节,然而,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我国当前的法制现状不能够圆满的推动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程。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资源的贸易方面,国外法律的限制性规定与我国相比也较为全面和科学。美国设立了生物资源保护的专门的、职权范围较广的咨询与追责机构。欧盟在风险预防、责任负担与区域合作等方面的制度有效的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坚定的树立保护自然资源的宪法性原则;其他法律在此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更加科学合理的完善立法,更加具体的制定出全面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和政策的执行与监督程序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三江源区的权力机关也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的地方立法。栖息地的多元保护;诱导性的经济措施;责任承担;生态补偿都应该作为保护制度以规则的方式在法律中体现出来。一些经济概念引入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能够较有效的鼓励公众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活动中,避免“公地悲剧”的产生。有效地吸收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加强国家间、区域间的合作是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加强立法,完善法律制度,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提高公众参与与国际合作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惠益共享 法律制度 生态补偿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一)研究背景9
  • (二)研究现状9-11
  • 1.国外研究现状9-10
  • 2.国内研究现状10-11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1.研究目的11
  • 2.研究意义11-12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2-14
  • 1.研究的主要内容12
  • 2.研究的方法12-14
  • 一、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现状及问题分析14-21
  • (一)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现状14-15
  • (二)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问题分析15-19
  • 1.立法体系不完善15-17
  • 2.法律制度不健全17-19
  • 3.国际履约程度不高19
  • 小结19-21
  • 二、国外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立法及启示21-26
  • (一)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21-23
  • 1.《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21
  • 2.《生物多样性公约》21-22
  • 3.《卡特赫纳生物安全协定书》22-23
  • (二)国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23-24
  • 1.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23-24
  • 2.美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立法24
  • (三)对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启示24-25
  • 小结25-26
  • 三、完善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的建议26-34
  • (一)完善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26-28
  • 1.宪法26-27
  • 2.其他相关法律27-28
  • (二)建立和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28-31
  • 1.栖息地多元保护制度28-29
  • 2.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制度和核算体系29
  • 3.生态补偿制度29-31
  • 4.三江源区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31
  • (三)加强国际承诺的履行31-32
  • 小结32-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7
  • 致谢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蔡守秋;张建伟;郭红欣;;三江源区生态与环境保护法律对策研究[J];环境资源法论丛;2007年00期

2 牛志男;;藏羚羊福娃“迎迎”·索南达杰纪念碑·三江源纪念碑[J];中国民族;2009年Z1期

3 田朝晖;;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青海科技;2014年01期

4 王作全;王佐龙;张立;苏永生;;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之构建[J];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5 张立;;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区执法的法文化基础探析——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继红;;对依法加强三江源区生态移民工程实施的思考[A];探索 创新 求实——青海省“十一五”时期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汇编(下)[C];2011年

2 尚占环;刘兴元;丁路明;郭旭生;王虎成;马玉寿;龙瑞军;;三江源区草地资源与环境现状、问题及其对策探讨[A];2009中国草原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韩发;李以康;周华坤;吴兵;王学英;师生波;冉飞;;植被恢复措施对提高三江源区典型退化草地植物抗逆性和土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A];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4 范小克;;三江源工程的突破口选择[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张世强;丁永建;刘时银;;三江源区水文过程模拟[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王作全;张立;;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法律保障机制研究[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龙瑞军;尚占环;赵成章;曹广民;王长庭;丁路明;;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分异过程及调控机理[A];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8 杨国柱;范月君;;试论确保“三江源"区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A];三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高级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韩发;李以康;周华坤;吴兵;师生波;王学英;冉飞;;三江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A];2006年中国植物逆境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郝力壮;刘书杰;崔占鸿;吴克选;柴沙驼;王万邦;赵月平;张晓卫;;三江源区高寒草地暖季草场牦牛甲烷排放量初步研究[A];第六次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丽娜;《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课题审查报告会在京举行[N];青海日报;2008年

2 通讯员赵晓;《中国三江源区生态价值及补偿机制研究》显示“中华水塔”现值达11.55万亿[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记者 郑教;《中国三江源区生态价值及补偿机制研究》出版发行[N];青海日报;2009年

4 记者 戴随刚 通讯员 金泉才;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学术研讨会在西宁召开[N];中国气象报;2005年

5 畅世晔;积极保护三江源区生态环境[N];大众科技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林菲;在“三江源”感悟生态[N];农民日报;2005年

7 记者张进林;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快三江源区生态建设[N];人民日报;2003年

8 记者 刘毅;气候变化导致三江源区生态恶化[N];人民日报;2005年

9 徐红;开展三江源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N];中国测绘报;2006年

10 记者 丁品;三江源将立体动态监测生态[N];中国环境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卫芳;三江源区庭院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效益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磊娟;三江源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D];青海大学;2015年

2 郭振虹;三江源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考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权晨;三江源区地—气水汽交换及输送的气候效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4 赵芳;三江源区草地MODIS植被指数时空变异及驱动因子分析[D];青海大学;2012年

5 王,

本文编号:2966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966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b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