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11:04
本文关键词:我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清洁生产已经逐步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新潮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对清洁生产进行立法研究,将其作为环保工作防治污染的主要内容。目前我国针对污染的防治还是较多侧重于末端处理思想和达标排放政策,并没有真正地把清洁生产技术应用到企业生产中,污染预防思想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中尚不明显。目前我国关于清洁生产的专门性规定仅有一部鼓励性的法律——《清洁生产促进法》,它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中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初步形成。这部法律在2012年进行了第一次修正,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完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并且我国尚未建立起系统的清洁生产法律体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人体健康也构成了严重威胁。要想从根本上遏制日益严重的排放物污染,并对其进行合理利用,必须要转变环保思想,将末端治理思想逐步转变为重视污染预防,全面完善清洁生产法律制度,,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本文共七章节,以环境资源法学基础理论为指导,阐述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和背景,对其予以界定,在借鉴一些国外推行清洁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关于清洁生产实施工作的具体现状,介绍了我国现有的主要清洁生产法律制度概况,进而对现行清洁生产立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析,提出相关完善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将来发展和推行清洁生产有所帮助。
【关键词】:清洁生产 污染预防 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1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8-9
- 1.2 研究意义9
- 1.3 论文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9-11
- 1.3.1 结构框架9-10
- 1.3.2 研究方法10-11
- 第2章 清洁生产概述11-16
- 2.1 清洁生产的涵义11-12
- 2.2 清洁生产的特征12-14
- 2.2.1 清洁生产的预防性12-13
- 2.2.2 清洁生产的双赢性13
- 2.2.3 清洁生产的可持续性13
- 2.2.4 清洁生产的综合性13-14
- 2.3 实行清洁生产的重要性14-16
- 2.3.1 实行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4
- 2.3.2 实行清洁生产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前提14
- 2.3.3 实行清洁生产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力量14-15
- 2.3.4 实行清洁生产是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保障15-16
- 第3章 我国现行清洁生产立法现状及主要制度概述16-24
- 3.1 《清洁生产促进法》概述16-18
- 3.2 《循环经济促进法》18-19
- 3.2.1 概述18-19
- 3.2.2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系19
- 3.3 我国清洁生产的其他相关法律法规19-22
- 3.3.1 国家立法19-20
- 3.3.2 地方立法20-22
- 3.4 我国清洁生产主要制度概述22-24
- 3.4.1 清洁生产经济激励制度22
- 3.4.2 清洁生产信息公开制度22-23
- 3.4.3 清洁生产行政法律制度23-24
- 第4章 国外清洁生产法律制度考察24-33
- 4.1 美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24-26
- 4.1.1 清洁生产经济激励制度24-25
- 4.1.2 清洁生产行政管理制度25-26
- 4.1.3 清洁生产信息公开制度26
- 4.2 英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26-28
- 4.2.1 清洁生产经济激励制度27
- 4.2.2 清洁生产行政管理制度27
- 4.2.3 清洁生产信息公开制度27-28
- 4.3 德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28-29
- 4.3.1 清洁生产经济激励制度28-29
- 4.3.2 清洁生产行政管理制度29
- 4.3.3 清洁生产信息公开制度29
- 4.4 日本清洁生产法律制度29-31
- 4.4.1 清洁生产经济激励制度30
- 4.4.2 清洁生产行政管理制度30
- 4.4.3 清洁生产信息公开制度30-31
- 4.5 泰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31-33
- 4.5.1 清洁生产经济激励制度31-32
- 4.5.2 清洁生产行政管理制度32
- 4.5.3 清洁生产信息公开制度32-33
- 第5章 我国现行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不足33-37
- 5.1 清洁生产经济激励制度不完善33-34
- 5.1.1 环境税制度33
- 5.1.2 补贴制度33-34
- 5.1.3 排污权交易制度34
- 5.2 清洁生产合力机制不完善34-35
- 5.2.1 教育培训和宣传机制34-35
- 5.2.2 技术创新机制35
- 5.2.3 绿色消费制度35
- 5.3 法律法规不完善35-37
- 5.3.1 立法指导思想转变不足35-36
- 5.3.2 《清洁生产促进法》仍需改进36
- 5.3.3 配套法律法规不完善36-37
- 第6章 我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37-43
- 6.1 完善清洁生产经济激励制度37-38
- 6.1.1 环境税制度的完善37
- 6.1.2 补贴制度的完善37-38
- 6.1.3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完善38
- 6.2 完善清洁生产合力机制38-39
- 6.2.1 教育培训和宣传机制的完善38
- 6.2.2 技术创新机制的完善38-39
- 6.2.3 绿色消费制度的建立39
- 6.3 完善《清洁生产促进法》39-40
- 6.3.1 管理体系的完善39-40
- 6.3.2 相关制度的完善40
- 6.3.3 法律责任的强化40
- 6.4 完善立法层次40-42
- 6.4.1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40-41
- 6.4.2 清洁产品环境标志认证体系的完善41
- 6.4.3 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完善41-42
- 6.5 完善农业清洁生产制度42-43
- 6.5.1 农业清洁生产管理制度的完善42
- 6.5.2 农业清洁生产经济激励制度的完善42
- 6.5.3 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和信息交流制度的完善42-43
- 第7章 结束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47
- 作者简介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汪琴;;北京市清洁生产的历史回顾、现状及前景展望[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陈文明;清洁生产——环境战略的新认识[J];化学进展;1998年02期
3 李欣;可持续发展与清洁生产[J];科学管理研究;1999年01期
4 黄震;浅谈清洁生产与《清洁生产促进法》[J];今日印刷;2003年06期
5 尚建珊,李爱华;我国突破绿色壁垒的对策研究[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3年01期
6 高广生;中国推行清洁生产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5年02期
7 钱智,钱勇;中外清洁生产背景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6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296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