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核应急法律制度的完善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核应急法律制度的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这些年来全球各国核电发展迅速,民用核能急剧增加,产生了新一轮核应用热潮。但是核能开发运用的相对风险更大,这是历史的发展证明,一旦应用不当就会产生核事故。把做好核事故的应急工作,核事故的辐射后果就能够控制与减轻,从而降低对环境的损害与对人类健康的伤害。构建起全国性的核应急法律制度,对建设健全突发核事故应急机制有帮助,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政府应付核应急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
【作者单位】: 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关键词】: 核应急 构建 法律
【分类号】:D922.1
【正文快照】: 0引言历史的发展证实了,核能的开发运用也存在相对大的风险,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面临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短缺的困境,核能的发展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做好核事故应急工作,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需要经济性更强、安全性更好的先进核电技术,推进核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中国核应急代表团;王毅韧;巢哲雄;;加拿大美国核应急考察报告[J];中国应急管理;2007年05期
2 李鹏波;张雪飞;程卫亚;张良;;辽宁省核应急办2013年单项演习设计[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13年00期
3 ;鲜为人知的美国核应急支援小队[J];青年科学;2003年07期
4 哈丽思;;核应急计划视阈下的中国国际法义务及履行[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钱大可;;核应急信息网络化要求与设备配置探讨[A];全国第六届核仪器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倪卫冲;房江奇;巢哲雄;许平;;核应急及危险源航空监测中刻度技术研究[A];“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C];2006年
3 来永芳;王永红;高静;孙健;;移动式核应急监测实验室的功能分析[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7册(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卷、脉冲功率技术及其应用分卷、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分卷)[C];2011年
4 黄利斌;雷家荣;王和义;;核应急信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A];第二届全国核技术及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魏木水;林丹;;发展核电之所急[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二卷)——中国核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3册(核能动力分卷(下))[C];2011年
6 田素媛;;核应急准备与法规建设[A];“21世纪初辐射防护论坛”第四次会议暨低中放废物管理和放射性物质运输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百荣;付黎;马捷;郑启燕;;基于GPRS的核应急指挥控制系统[A];第十六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明普 张志勇;兼容场外核应急 不辱使命铸辉煌[N];新华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朱学蕊;核应急需更多“实战”探路[N];中国能源报;2012年
3 记者 周莹 通讯员 金林生 张志勇;国内首座核应急洗消中心在连建成[N];连云港日报;2013年
4 张永康;江苏省核应急科学发展十年回顾与展望[N];江苏科技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童克难;全国核应急宣传周活动启动[N];中国环境报;2013年
6 耿玉和 王旭辉;我国首座核应急洗消中心正式建成[N];中国能源报;2013年
7 安领弟;《国家核应急工作“十一五”规划纲要》通过审议[N];中华建筑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高晨;我国建立核应急三级预案体系[N];中国工业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杨明;完善体系建设 中国核应急能力有望提升[N];中国工业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邓飞;核在左右,核应急也不该太远[N];中国经济导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林花;论我国核应急法律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核应急法律制度的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1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01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