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权交易所模式的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排污权交易所模式的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将市场机制运用到排污权交易制度中以保护环境,进而实现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环境政策理念是环境法理论界热议的论题,纵观诸多的理论研究,多数研究者的关注点集中于排污权交易制度框架及机制的建设以及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对排污权交易的概括的、广泛层而上的研究。而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对排污权交易制度进行研究。以排污权交易的基本制度为基础理论关注点,在广泛研究层面的同时探索排污权交易制度中具体交易模式的新变化、新发展。排污权交易制度在中国建立己经是不争的事实,也经过了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其基础理论、理论渊源、运行机制等也在很多研究中有了明确的表述和说明。本文意图以具体交易模式为研究出发点,以交易所模式的运行机制、存在价值、适用性以及在国外和我国的发展实践现状为基本内容,分析交易所模式在我国的产生、发展和法律规制。因此,本文针对排污权交易模式建设的基础理论和具体运作的论述,兼备理论及实际意义,对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首先对交易所模式这种交易形式的基础理论进行了论述,其次搜集了美国、欧盟国家以及我国部分省(市)的有关排污权交易所运行情况的实例资料。最后,提出国外交易所模式的实践经验和对我国的指导意义以及完善交易所模式的法律对策。试图将实践经验与学术理论相结合,具体论述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框架下交易所模式的法律规制。正文共分为五个章节,首先从排污权交易制度基础理论开始探讨,然后论述排污权交易制度框架下交易所模式理论,再到国外交易所模式的发展现状。最后重点论述我国交易所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立法缺失以及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后提出促进交易所发展的法律建议,明确交易所模式的法律地位和后续建设即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关键词】:排污权交易 交易所模式 法律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政法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3
- 一、研究背景7-9
- 二、研究意义9-10
- (一) 理论意义9
- (二) 现实意义9-10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10-13
- (一)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研究现状10-11
- (二) 排污权交易模式的研究现状11-13
- 第一章 排污权交易制度基础理论13-23
- 第一节 排污权交易制度概述13-18
- 一、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含义13-15
- 二、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理论渊源15-18
- 第二节 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运行机制18-23
- 一、排污指标的初始分配18-20
- 二、交易模式的选择20-22
- 三、交易运行和保障22-23
- 第二章 排污权交易制度框架下交易所模式具体内容23-27
- 第一节 交易所模式的运行机制23
- 第二节 交易所模式在我国排污权交易中的价值23-24
- 第三节 排污权交易制度下交易所模式的可行性论证24-27
- 一、环境理论已进一步为公众接受和认可24-25
- 二、市场机制条件已较为完善25
- 三、适应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新要求25-27
- 第三章 国外交易所模式的发展及其借鉴27-32
- 第一节 美国交易所模式的发展现状27-28
- 第二节 欧盟各国交易所模式的发展现状28-29
- 第三节 国外经验的启示29-32
- 一、先进的交易系统和流畅的清算流程29
- 二、设置分级会员制和灵活的分级市场29
- 三、完善的认证和监管体系建设29-30
- 四、将企业和公众作为参与的主体30
- 五、完善立法、适度放权——形成行之有效的法律保障30-32
- 第四章 我国交易所模式的实践与不足32-37
- 第一节 我国交易所模式的实践32-34
- 一、我国交易所模式的实践32-34
- (一) 北京环境交易所33
- (二) 上海能源交易所33
- (三)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33
- (四) 长沙环境资源交易所33
- (五) 嘉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33-34
- (六) 大连环境交易所34
- 二、我国交易所模式实践的不足34
- 第二节 我国交易所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34-37
- 一、排污权交易所需要明确的性质定位34-35
- 二、权威的认证机构尚需建立35
- 三、监管体制有待加强35
- 四、法律环境相对滞后的影响35-37
- 第五章 完善交易所模式的法律对策37-42
- 第一节 完善立法,明确交易所模式的法律地位37-38
- 一、首先要确立排污权的法律地位37
- 二、要明确排污权交易所的法律定位和性质37-38
- 三、要尽快出台规制环境交易所的法律法规38
- 第二节 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由主导者向监督者、保护者的角色转变38-39
- 第三节 建立健全交易所模式相关法律制度39-42
- 一、完善交易认证系统39-40
- (一) 确定排污总量,实现定量化管理39
- (二) 精确排放监测过程和结果39-40
- (三) 严格交易申购程序40
- 二、完备登记制度40-42
- (一) 准确交易前的基本信息登记40
- (二) 规范《排污权交易合同》的签订40-41
- (三) 严格交易后的备案程序41-42
- 结束语 我国排污权交易的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展望42-43
- 参考文献43-45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45-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列铭;排污权交易:让天空更蓝[J];生态经济;2003年01期
2 ;江苏积极推行排污权交易[J];生态经济;2003年01期
3 于振英;解析排污权商品[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3年04期
4 李寿德;排污权交易的条件、功能与存在的问题探析[J];科研管理;2003年06期
5 耿世刚;排污权的产权性质分析[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蒋亚娟,邓文轶;论排污权交易的缺失与环境法拓补[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4年01期
7 万法菊,侍玉成;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学分析与实践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10期
8 程宇;;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实践及其未来发展探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5年S1期
9 周一虹;排污权交易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J];环境保护;2005年03期
10 王万山;中国排污权管理市场化改革的制度路径[J];环境保护;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寿兵;柏红霞;许博;王祥荣;樊正球;;废水排污权交易的优势、挑战及交易率问题初探[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栾志红;;政府剥夺、限制排污权及其程序规制——以美国排污权交易实践为例[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胡央群;;排污权交易的法律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4 田密;孙晓宁;;试析排污权交易在火电行业的应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5 张文艺;;排污权交易的发展与创新研究[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珊珊;;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7 师懿;王品文;程璜鑫;程胜高;;湖北关于排污权交易的改进思路[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8 黄浩云;陈璐;;排污权交易产品研究与设计[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李博文;王群英;;我国排污权交易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分析[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10 李婕;成钢;贾婷;;山西省火电行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谭;排污权交易应成中国未来治理污染的模式[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2 邹蓝;排污权交易是适时的胡萝卜[N];深圳商报;2007年
3 张道生 傅丕毅;国内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成立[N];中国建材报;2007年
4 张道生 傅丕毅;国内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在浙江嘉兴成立[N];经理日报;2007年
5 记者 张道生邋傅丕毅;嘉兴建国内首个交易平台,开始排污权买卖[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舒圣祥;排污权交易要把握好两个关键[N];中国信息报;2007年
7 本报评论记者 杨洁;推进排污权交易还需探索什么?[N];嘉兴日报;2008年
8 黄俊华;省政府审议通过排污权交易试行办法[N];湖北日报;2008年
9 记者 何继东邋通讯员 蔡华晨;全市排污权交易机构实现全覆盖[N];嘉兴日报;2008年
10 陈谦;排污权交易仅仅意味着交易吗?[N];中国环境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宇健;影响中国排污权市场交易意愿因素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2 赵文会;初始排污权分配的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06年
3 赵惊涛;排污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王品文;湖北省排污权交易实践重点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4年
5 朱皓云;考虑排污权交易的制造企业运营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6 支海宇;排污权交易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安丽;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排污权交易有效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金帅;基于计算实验的排污权交易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胡妍斌;排污权交易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10 寻斌斌;排污权交易市场与电力市场的交互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长安;排污权交易理论及其中国的实践[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2 李春富;辽宁省石化企业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技术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郑志丹;排污权交易会计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9年
4 李丹峰;基于多目标优化理论的小流域水排污权交易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郭蓓蓓;论排污权及其法律性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席亚军;我国排污权交易对市场结构影响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晓芳;中国排污权交易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晓莉;排污权交易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晓华;排污权交易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10 邱志辉;排污权交易解析[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排污权交易所模式的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06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