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气污染区域治理执法协调机制探论
发布时间:2021-05-09 10:48
大气污染区域治理实际上是将大气污染的区域按照行政区划的管辖划分为若干行政单元,每一行政主体不仅要负责所辖单元内的大气污染治理事务,同时还要与其他行政单元内的行政主体相互合作。联合执法涉及如何平衡各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区域执法资源、联合执法的跨区管辖等具体问题。建立大气污染区域治理执法协调机制需要解决联合执法的依据、效力、配套制度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建立大气污染区域治理执法协调机制不仅可以消减区域大气污染物的浓度,还可以提升区域行政资源的配置效率。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理论层面:大气污染区域治理执法协调机制的特征与系统化
(一)大气污染区域治理执法协调机制的基本特征
(二)大气污染区域治理执法协调机制的系统化
二、现实层面:建立大气污染区域治理执法协调机制的消极因素
三、设计层面:我国大气污染区域治理执法协调机制的改进与完善
(一)完善大气污染区域合作措施
(二)健全区域联合信息共享与安全预警机制
(三)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平衡区域利益
(四)引入“区域限批”作为大气污染区域治理的约束制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京津冀雾霾合作治理困境及其解决途径[J]. 王洛忠,丁颖.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6(03)
[2]以环保督查促使环保法律法规和国家决策部署落地生根[J]. 岳建华,骆武山. 环境保护. 2016(07)
[3]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模式演进:构建一种可持续合作机制[J]. 贺璇,王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4]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体制:变革与发展[J]. 王清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5]联防联控:跨行政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机制[J]. 曹锦秋,吕程.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博士论文
[1]政治学视阈中的生态环境治理研究[D]. 范俊玉.苏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77169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9,(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理论层面:大气污染区域治理执法协调机制的特征与系统化
(一)大气污染区域治理执法协调机制的基本特征
(二)大气污染区域治理执法协调机制的系统化
二、现实层面:建立大气污染区域治理执法协调机制的消极因素
三、设计层面:我国大气污染区域治理执法协调机制的改进与完善
(一)完善大气污染区域合作措施
(二)健全区域联合信息共享与安全预警机制
(三)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平衡区域利益
(四)引入“区域限批”作为大气污染区域治理的约束制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京津冀雾霾合作治理困境及其解决途径[J]. 王洛忠,丁颖.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6(03)
[2]以环保督查促使环保法律法规和国家决策部署落地生根[J]. 岳建华,骆武山. 环境保护. 2016(07)
[3]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模式演进:构建一种可持续合作机制[J]. 贺璇,王冰.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4]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体制:变革与发展[J]. 王清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5]联防联控:跨行政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机制[J]. 曹锦秋,吕程.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博士论文
[1]政治学视阈中的生态环境治理研究[D]. 范俊玉.苏州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177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177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