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1 19:18
  在我国,面对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的经济约束以及不堪重负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必然的选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潮流。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写入“十一五”规划,并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但是,我国的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还都处于起步、模索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和障碍。这些问题和障碍,需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方可克服。法律手段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强制性、公开性和极大的权威性等特征,是国家调控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高形式,其作用和力度是其他手段无法达到也不可替代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重视并充分发挥法律手段的作用。发展循环经济是一场经济、环保和社会的重大变革,迫切需要在上层建筑的法律领域也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来支持这个伟大的变革。 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而我国目前的相关立法却还存在诸多不足,根本满足不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处于核心地位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当...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循环经济与循环经济法
    1.1 循环经济
    1.2 循环经济法
2. 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的必要性
    2.1 国外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立法状况
    2.2 我国循环经济法律调整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3 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的必要性
3. 对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的基本构想
    3.1 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应注意的几个原则
    3.2 对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的宏观框架的构想
4. 对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法律制度的构想
    4.1 在政府方面的法律制度
    4.2 在企业方面的法律制度
    4.3 在社会公众方面的法律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思考[J]. 田其云,罗永刚.  理论界. 2006(09)
[2]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J]. 陆兵.  商场现代化. 2006(26)
[3]浅谈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 杨莉.  煤炭经济研究. 2006(08)
[4]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障碍及对策[J]. 多淑金.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5]关于循环经济立法中的若干问题[J]. 季昆森.  江淮法治. 2006(15)
[6]国外循环经济实践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J]. 陈立俊.  经济论坛. 2006(15)
[7]激励政策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杠杆作用[J]. 刘华,常素巧.  河北学刊. 2006(04)
[8]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 高庆年,陈松林,方晓霞.  法学杂志. 2006(04)
[9]循环经济法制建设须注意的若干理论问题[J]. 龚远星,王巍娜.  中国发展. 2006(02)
[10]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构想[J]. 吴化碧.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6(03)



本文编号:3181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181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9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