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赤水河是一条历史名河,素有“英雄河”“美酒河”“美景河”“生态河”之称,可是近年来,赤水河流域的水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得此恶果,必有其原因。赤水河流域本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自然区域,由于人为因素,被分割为不同的行政区域。一直以来,上下游各个行政区域都是以自身地区利益为导向,区域之间对于生态环保方面的工作缺乏沟通与协商,各自都为了满足当地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无限度地对赤水河流域内的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尤其是对水资源的掠夺,掠夺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流域自身生态环境的恢复速度,从而导致流域内水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与污染,水量不断减少,水质不断下降,最终反过来制约到整个流域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了解决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贵州省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与办法,对赤水河流域实施生态补偿,以期平衡上下游各区域利益和实现水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从法学的角度对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实施进行初步的探讨。本文分三部分,共三万八千多字。本文第一部分是分析流域生态补偿及基本理论。首先,由于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尚未统一,通过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分析,从法学角度提出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其次,厘清目前繁杂的流域生态补偿的分类。再次,探究流域生态补偿的原则与价值。最后,探讨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进而提出与法学有密切联系的一些基本理论。本文第二部分是通过实践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了解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实施的现状以及寻找出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与其他相关方面问题。本文第三部分是针对目前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出现的问题,提出完善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建议与相关对策。
【关键词】:赤水河 流域生态补偿 水生态环境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1
- 第一章 流域生态补偿及基本理论11-21
- 一、流域生态补偿的概述11-13
- (一)流域生态补偿的定义11-12
- (二)流域生态补偿的分类12-13
- 二、流域生态补偿的原则与价值13-15
- (一)流域生态补偿的原则13-14
- (二)流域生态补偿的价值14-15
- 三、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15-21
- (一)公平与正义发展理论17-18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18-19
- (三)产权理论19-21
- 第二章 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及存在的法律问题21-38
- 一、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的现状21-25
- (一)赤水河流域的简介21
- (二)赤水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现状21-24
- (三)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实施现状24-25
- 二、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问题25-32
- (一)立法方面的不完善25-29
- (二)行政执法存在不足29-31
- (三)司法制度的不完善31-32
- 三、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相关问题32-38
- (一)对流域生态补偿与扶贫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32-33
- (二)缺乏产权交易机制33-34
- (三)第三方监督管理机制的缺失34
- (四)“河长制”存在不完善之处34-35
- (五)补偿资金短缺及资金来源不足35-36
- (六)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形式过于单一36
- (七)区域联动机制“联而不动”36-37
- (八)缺乏公众与非政府组织的参与37-38
- 第三章 完善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建议与对策38-50
- 一、完善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建议38-44
- (一)立法上的完善38-41
- (二)完善行政执法与管理行为41-43
- (三)完善和健全司法保障43-44
- 二、完善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对策44-50
- (一)正确认识流域生态补偿与扶贫之间的关系44-45
- (二)建立产权交易机制45-46
- (三)建立第三方监督管理机制46
- (四)探索“河长制”在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作用46-47
- (五)增加资金投入及资金来源方式47-48
- (六)扩展流域生态补偿实践形式48
- (七)加强区域之间的伙伴合作关系48-49
- (八)促进公众与非政府组织的参与49-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7
- 附录一:百姓问卷57-66
- 附录二:政府问卷66-77
- 附录三:访谈提纲77-85
- 致谢85-86
- 个人简历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信欣;;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补偿[J];城市问题;2009年08期
2 曹明德;;对建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再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胡安水;;生态价值的含义及其分类[J];东岳论丛;2006年02期
4 史玉成;;生态补偿的理论蕴涵与制度安排[J];法学家;2008年04期
5 幸红;;生态补偿机制是控制流域水污染的有效途径——以珠江流域水污染为视角[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刘晶;葛颜祥;;流域生态服务市场化补偿管理制度[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8期
7 乌力吉;徐劲草;许新宜;宝乐日;;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制定方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8 陈锦浩;;对珠江流域生态补偿法制问题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4年21期
9 马晓红;;珠江流域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7期
10 赵璧奎;黄本胜;邱静;洪昌红;芦妍婷;;基于生态补偿的用水户水权交易价格研究[J];广东水利水电;2014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环境保护部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白平 杨为民;[N];中国环境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郑海霞;中国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2 赵春光;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刘世强;水资源二级产权设置与流域生态补偿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4 常亮;基于准市场的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张杰平;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1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31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