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机制构建
发布时间:2017-04-28 13:10
本文关键词:论新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机制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推进,各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对其战略地位有着很大影响,然而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其附带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人权、社会保障、教育、环境等等问题,尤其像我国这样的被喻为是“大染缸”的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了目前的主要问题。我国草原占国土面积的28%,其生态属性仅次于森林资源,在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面积也是最大的。草原有其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到了以草原为依托的畜牧业的发展,同时也会使草原各价值失去平衡,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全国生态环境乃至目前出现比较严重的全球变暖等问题,因此,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已经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重大课题之一。和谐生态环境作为当今和谐社会所追求的一大目标,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草原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是不容忽视的,我们需要从国家政策及制度层面予以保护,形成人人爱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新局面。因此,为了达到经济与草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高效合理的草原经济业,国家必须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利用经济法的调节功能,合理调整草原生态环境各价值之间的关系。 本文从新疆草原生态环境状况出发,共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本文第一章从草原生态环境基本理论出发,阐述了草原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新疆草原的分类及特征,分析了草原生态环境的文化、经济及生态价值,尤其在新疆草原特殊的文化价值方面的阐述,重点凸显新疆草原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及脆弱性,从而为下文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提供理论及概念上的界定; 其次,本文第二章深入的阐明和分析了新疆草原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新疆草原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草原植被随地理地貌及人文环境等因素呈现其规律性和特殊性,新疆草原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也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再次,本人第三章主要对新疆草原生态环境地方性立法现状及理论基础展开了深入的剖析,主要针对新疆草原生态环境的区域性特征,提出了新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立法中的缺陷,本章再次从新疆草原生态环境地方性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新疆草原生态环境地方性立法作出了较为详实的论证,并且为下文的提出打下理论基础; 最后,本文第四章,依据新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基本理论,从地方立法、执法投入及违法责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新疆草原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从而达到新疆草原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目的,进而更好的为新疆草原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平衡经济建设与生态健康间的关系,全面实现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关键词】:草原生态环境 经济法 可持续发展 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2
- 第一章 新疆草原生态环境的概况12-23
- 第一节 草原的涵义及特征12-15
- 一、草原生态的涵义12-13
- 二、草原的特征13-15
- 第二节 新疆草原的类型及分布15-18
- 一、新疆草原的分类15-17
- 二、新疆草原的分布17-18
- 第三节 新疆草原资源的文化及经济价值18-23
- 一、草原资源的文化价值18-19
- 二、草原资源的经济价值19-20
- 三、草原资源的生态价值20-23
- 第二章 新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23-33
- 第一节 新疆草原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23-26
- 一、草原载蓄能力降低23-24
- 二、水土流失严重24-25
- 三、生物多样性丧失25
- 四、荒漠化速度快25-26
- 第二节 新疆草原生态环境破坏的原因26-33
- 一、草原所有权对保护草原的局限性26-28
- 二、全球气候条件下草原自然灾害频发28-29
- 三、企业对草原的不合理利用29-30
- 四、农牧民可持续发展意识淡薄30-33
- 第三章 新疆草原保护地方性立法现状及其理论基础33-43
- 第一节 新疆草原保护地方立法现状33-37
- 一、新疆草原保护地方立法的内容33-35
- 二、新疆草原保护地方立法缺陷分析35-37
- 第二节 新疆草原保护地方立法的必要性分析37-40
- 一、区域环境因素的要求37-38
- 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38-39
- 三、草原资源属性的要求39-40
- 第三节 新疆草原保护地方立法的可行性分析40-43
-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制度指导40-41
- 二、国际社会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作为实施保证41-43
- 第四章 完善新疆草原生态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43-53
- 第一节 完善新疆草原地方立法43-46
- 一、制定新疆草原生态保护地方性配套法规43-44
- 二、推进新疆草原生态补偿及奖励机制44-45
- 三、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制度45-46
- 第二节 加强制度建设并增大执法投入46-50
- 一、完善新疆草原监管和监督制度46-47
- 二、强化新疆草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47-48
- 三、增大新疆草原生态保护执法投入48-49
- 四、提高新疆牧民草原环境保护意识49-50
- 第三节 严格草原违法责任50-53
- 一、严厉制裁草原犯罪50-51
- 二、严格草原行政责任51-53
- 结束语53-54
- 参考文献54-55
- 致谢55-56
- 作者简历56-57
- 详细摘要57-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宏斌;;生态文明:理论来源、历史必然性及其本质特征——从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视角谈起[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1期
2 洪治纲,汪鑫;论宏观调控法的概念和特征[J];法学杂志;2002年01期
3 施文正,徐炳勋;中国草原环境法律保护的历史和现状[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谷继承;对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几点认识[J];中国牧业通讯;2003年07期
5 金俭;美国经济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完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6 朱立博,高娃;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实现呼伦贝尔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J];内蒙古草业;2003年01期
7 马桂英;可持续发展与内蒙古的自然资源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8年06期
8 高俊虎,马秀兰;可持续发展与我国的自然资源对策[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8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论新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机制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28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32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