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噪声污染的法律防治和救济
发布时间:2021-08-23 19:2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显得越来越严重;在各项污染源中,噪声污染对于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日益突出。通过对噪声以及噪声污染特点的了解,使我们认识到噪声及噪声污染有着与其他环境污染不同的特性,这使我们在防治噪声污染时有着更大的难度。对比我国与国外关于噪声污染的立法,我们发现各国对噪声污染的防治都十分重视,而中外在立法观念和立法体系、噪声的认定标准以及救济途径上均存在着不同。在各种救济途径当中,噪声污染诉讼作为公民维护自身权利的法律手段,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通过分析噪声污染诉讼的审判与执行过程,不难看出,目前通过诉讼解决噪声污染问题存在着诉讼成本过高,专业性太强,效果不理想等诸多难点。作者借鉴别国法律体系中成熟而有效的部分,提出了针对目前噪声污染诉讼程序上和证据认定上存在的问题,从立法和司法角度进行改革的方案,以保护噪声污染的受害者最终能够打得了,也能打的赢噪声污染诉讼。通过各方面的分析,作者对如何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体制减轻噪声污染,使噪声污染的危害性减低到最小,提出了自己构想,这就是建立噪声污染综合防治体系。首先,变被动防治为主动引导,依...
【文章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前言
一、噪声污染概述
(一) 噪声
1、概念
2、种类
(二) 噪声污染
1、概念
2、噪声污染的危害
(三) 噪声污染的特点
1、噪声是感觉性公害
2、噪声是局部性公害
3、噪声污染的暂时性
4、噪声污染具有分散性
5、环境噪声污染具有测定标准的复杂性
6、噪声污染防治困难
(四) 噪声污染案件与普通民事诉讼案件存在一定区别
二、中外噪声污染防治法的比较
(一) 我国关于防治噪声污染方面的立法及法律体系
1、我国的噪声立法
2、我国有关噪声污染的法律法规中关于污染责任的承担方式
(二) 国外关于噪声污染防治的立法
(三) 中外噪声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区别
1、在立法体制上的区别
2、在认定标准上的区别
3、在预防噪声污染过程中的行为方式不同
4、法规的执行以及对噪声污染的惩罚方式不同
三、噪声污染司法救济中的困难
(一) 诉讼中的问题
1、举证上的困难
2、损害结果的具体认定困难
3、诉讼费用的承担问题制约着受害人对诉讼救济手段的利用
(二) 我国相关法律中对噪声污染案件所规定的责任形式
1、损害赔偿
2、排除危害
(三) 有关噪声污染案件执行当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1、此类执行案件监控困难
2、对此类案件的执行往往涉及诸多利益关系
3、噪声污染案件中具体执行措施的可操作性
四、关于防治噪声污染方式的建议
(一) 加强建设项目的噪声污染影响评价
(二) 在噪声污染的处理中权衡各方利益,建立社会保障机制
(三)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行政处理机制
1、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强的优势
2、行政处理可以更好地综合衡量多种社会利益
3、不同行政机关之间协调相对容易
4、优先选择行政程序符合我国的传统习惯
(四) 在诉讼中以调解作为前置程序
(五) 解决好噪声污染案件审判和执行当中的实际问题
(六) 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
五、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八大社会特征[J]. 洪大用. 教学与研究. 1999(08)
本文编号:3358446
【文章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前言
一、噪声污染概述
(一) 噪声
1、概念
2、种类
(二) 噪声污染
1、概念
2、噪声污染的危害
(三) 噪声污染的特点
1、噪声是感觉性公害
2、噪声是局部性公害
3、噪声污染的暂时性
4、噪声污染具有分散性
5、环境噪声污染具有测定标准的复杂性
6、噪声污染防治困难
(四) 噪声污染案件与普通民事诉讼案件存在一定区别
二、中外噪声污染防治法的比较
(一) 我国关于防治噪声污染方面的立法及法律体系
1、我国的噪声立法
2、我国有关噪声污染的法律法规中关于污染责任的承担方式
(二) 国外关于噪声污染防治的立法
(三) 中外噪声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区别
1、在立法体制上的区别
2、在认定标准上的区别
3、在预防噪声污染过程中的行为方式不同
4、法规的执行以及对噪声污染的惩罚方式不同
三、噪声污染司法救济中的困难
(一) 诉讼中的问题
1、举证上的困难
2、损害结果的具体认定困难
3、诉讼费用的承担问题制约着受害人对诉讼救济手段的利用
(二) 我国相关法律中对噪声污染案件所规定的责任形式
1、损害赔偿
2、排除危害
(三) 有关噪声污染案件执行当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1、此类执行案件监控困难
2、对此类案件的执行往往涉及诸多利益关系
3、噪声污染案件中具体执行措施的可操作性
四、关于防治噪声污染方式的建议
(一) 加强建设项目的噪声污染影响评价
(二) 在噪声污染的处理中权衡各方利益,建立社会保障机制
(三)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行政处理机制
1、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强的优势
2、行政处理可以更好地综合衡量多种社会利益
3、不同行政机关之间协调相对容易
4、优先选择行政程序符合我国的传统习惯
(四) 在诉讼中以调解作为前置程序
(五) 解决好噪声污染案件审判和执行当中的实际问题
(六) 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
五、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八大社会特征[J]. 洪大用. 教学与研究. 1999(08)
本文编号:3358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358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