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比较
本文关键词:中美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在,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已然不是无主物,应是人类所共有,具体针对一个国家的环境资源而言,就是全体公民共同所有。因此,公民有权利获知其所居住环境的各种环境信息,以便清楚自己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之中。我国最严《环境保护法》于去年开始生效,其中列专章规定“公众参与与信息公开”,在之前我国也通过立法明确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说明在逐渐重视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在加强保护公民的环境参与权与环境知情权。我国因构建时间比较晚,有关规定仍不完备。相对比而言,美国对有关环境信息公开的制度构建时间比较早,已经比较系统。同时,美国环境问题也因环境信息的公开得到改善,我国可以学习美国的相关制度,但在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不应单纯照抄外国相关制度,而是应结合我国自身实际情况,将我国的已有长处继续完善,对于我国未规定详尽的地方进行借鉴,通过取长补短,建设符合我国具体情形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可以分为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两国在对两种制度的构建存在较大的不同,美国实行“企业—政府—公众”的公开模式,而我国则是单向进行,我国虽然相关制度不是很完善,但我国对相关制度都有专门立法,但在具体规定中却比较粗糙。因此,我国可以在主体、内容、公开模式和救济途径四方面进行借鉴,以完备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在公开主体上不再局限于环保部门与重点排污企业,而是凡是掌握相关环境信息的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均应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公开;在内容上也应公开相关化学品在生产、运输、销售等全过程中的所有数据而不要在事故发生后公开相关数据;同时,也可以借鉴美国的“企业—政府—公众”的公开模式,也就是说政府承担起中间传递者的作用,由政府将企业应当主动公开与政府督促企业公开的相关环境信息进行系统整理后通过数据库的形式向公众公开,这样虽然看似加重了政府的工作负担,但政府和企业均因此承担起了相应的环境责任,同时也保证了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在救济程序中应完善公民环境诉讼与环境行政诉讼,通过这两种诉讼制度的完善保障公民的环境参与权。
【关键词】:环境信息公开 公民环境知情权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71.2;D922.6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3
- (一) 选题意义10
- (二) 研究综述10-11
- (三)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11-13
- 一、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概述13-17
- (一) 环境信息概述13
- (二) 环境信息公开概念与分类13-14
- 1. 环境信息公开概念13-14
- 2. 环境信息公开分类14
- (三) 环境信息公开的必要性14-17
- 1. 公民更好的享有环境权14
- 2. 促进公众参与14-15
- 3. 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15
- 4. 改变企业环境形象15-16
- 5. 及时制止谣言16-17
- 二、中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比较17-30
- (一) 中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立法比较17-19
- 1. 中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立法17
- 2. 美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相关立法17-19
- 3. 比较分析19
- (二)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主体比较19-21
- 1. 中国环境信息公开主体20
- 2. 美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主体20
- 3. 比较分析20-21
- (三) 公开内容比较21-25
- 1.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内容比较21-23
- 2.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内容例外比较23-25
- (四) 公开方式比较25-27
- 1. 中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方式25
- 2. 美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方式25-26
- 3. 比较分析26-27
- (五) 救济制度比较27-30
- 1. 中国救济程序27
- 2. 美国救济程序27-28
- 3. 比较分析28-30
- 三、中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比较30-43
- (一)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30-35
- 1. 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30-32
- 2. 美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32-33
- 3. 比较分析33-35
- (二) 突发性环境事件中的信息公开35-37
- 1. 中国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信息公开制度35-36
- 2. 美国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信息公开制度36
- 3. 比较分析36-37
- (三) 普通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法律制度比较37-43
- 1. 中国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法律制度37-38
- 2. 美国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法律制度38-40
- 3. 比较分析40-43
- 四、中国对美国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借鉴43-46
- (一) 扩充公开主体范围43
- (二) 扩大公开范围43-44
- (三) 建立“企业—政府—公众”环境信息公开模式44
- (四) 完善公民环境诉讼44-46
-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启民;;环境信息公开是鼓励企业实现环保历史性转变的“催化剂”[J];环境保护;2007年08期
2 王春燕;;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实际行动——写在国家环保总局出台《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之际(上)[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7年09期
3 ;首部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出台 强制环保部门和污染企业公开环境信息[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年12期
4 玻璃海;柱子;;环境信息公开动了谁的奶酪?[J];环境;2007年06期
5 陈炳基;冯妙虹;;浅谈企业环境信息公开[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11期
6 ;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J];时政文献辑览;2008年00期
7 孙海彬;;我国环境信息公开难点与对策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年06期
8 文斌;;当前我国企业如何实施环境信息公开[J];商场现代化;2008年20期
9 王京浩;;环境信息公开:向公众打开一扇窗[J];环境保护;2008年13期
10 阚宝光;;环境信息公开助推环保事业大发展[J];环境保护;2008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细良;汪丹丹;;基于多中心治理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海嵩;;论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外国立法及对我国的借鉴[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刘秀华;;浅谈环境信息公开[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4 陈丰良;;浅议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5 尹常庆;;对企业环境管理体系遵守《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探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6 倪蕾;倪业腾;;浅谈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7 刘茜;吴小寅;尹琦明;余戈;;论如何有效推进政府环境信息公开——以南宁市环境保护局为例[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8 薛景;王干;;环境风险预防中的信息公开制度[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9 王军;翟帆;韩子叻;汤大伟;;企业环境报告书指南对环境信息公开的意义[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8年
10 运楠楠;;论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由水污染事件引发的思考[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英;《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明年5月1日起施行[N];光明日报;2007年
2 桓平;环境信息公开有助于保障公众利益[N];华夏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杜悦英;环境信息公开任重道远[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蔚;推进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设[N];中国环境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郄建荣;环境信息公开步履维艰[N];法制日报;2010年
6 安综;环保部:深化环境信息公开制度[N];中华合作时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陈媛媛;政府环境信息公开进步明显[N];中国环境报;2011年
8 记者 冯永锋;环境信息公开有待进一步完善[N];光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刘晓星;环境信息公开:在荆棘中勇往直前[N];中国环境报;2012年
10 史春;环境信息公开难在何处?[N];中国环境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丽娟;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陈慧玲;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王秀兰;我国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陈岭奇;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法律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严育恩;论《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马蕾;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焦龙权;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法律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江甜甜;论我国环境信息公开中主体制度的完善[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宋江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彭英浩;论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D];兰州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美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7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37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