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持续发展观视野下我国环境立法思想中的症结与出路
发布时间:2021-10-13 02:04
在中国,正在经历着一个重大的发展模式的变革,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这场变革的开始。作为面向21世纪的环境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观正逐步成为各国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许多国家纷纷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制定国家法律政策的指导思想,由此拉开了变革“传统非持续发展模式”的现行法律的序幕。我国国情决定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然而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基本上是在传统发展模式上建立起来的,与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差距颇大;另一方面,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环境法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的原因,其思想根源不能不归结为落后的立法理论和不可持续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观视野下审视我国环境立法中存在的思想症结并找到解开症结的出路成为当前迫切的需要。本文着重探讨二十一世纪在全球兴起一场旨在改变人类现行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变革运动背景下的环境立法思想的变革。首先分析可持续发展观怎样影响并改变着环境立法的依据与理念、它的调整范围和立法体系;同时对可持续发展观已经对各国环境立法思想产生的影响现状进行考察,根据可持续发展观深化的程度不...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正文
一、可持续发展观及对现行环境立法思想的影响
(一) 可持续发展观
(二) 可持续发展观对环境立法的影响
(三) 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环境立法思想的现状及立法层次
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我国环境立法思想的症结
(一) 立法理念折射出狭隘的“人类利益中心主义”
(二) 立法思想中有“计划经济时代”的残余
(三) 立法存在“经济优先”的倾向
(四) 立法以“事后治理”、“末端处理”的模式为重心
(五) 立法的价值取向以保护当代人为本位
(六) 立法思维呈现出“封闭性”和“局限性”
(七) 立法视角没有体现全球化战略
三、可持续发展观视野下我国环境立法思想的出路
(一) 立法目的应当体现可持续发展伦理观
(二) 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立法思想
(三) 体现出适当的生态优先、多元价值衡量的立法倾向
(四) 应当以“预防在先”为立法重心
(五) 定位于考虑后代人、自然的价值和其他生命体的福利的立法价值取向
(六) 培养“整体”、“开放”的立法思维
(七) 基于全球化战略的立法视角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本文编号:3433751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正文
一、可持续发展观及对现行环境立法思想的影响
(一) 可持续发展观
(二) 可持续发展观对环境立法的影响
(三) 可持续发展影响下环境立法思想的现状及立法层次
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我国环境立法思想的症结
(一) 立法理念折射出狭隘的“人类利益中心主义”
(二) 立法思想中有“计划经济时代”的残余
(三) 立法存在“经济优先”的倾向
(四) 立法以“事后治理”、“末端处理”的模式为重心
(五) 立法的价值取向以保护当代人为本位
(六) 立法思维呈现出“封闭性”和“局限性”
(七) 立法视角没有体现全球化战略
三、可持续发展观视野下我国环境立法思想的出路
(一) 立法目的应当体现可持续发展伦理观
(二) 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立法思想
(三) 体现出适当的生态优先、多元价值衡量的立法倾向
(四) 应当以“预防在先”为立法重心
(五) 定位于考虑后代人、自然的价值和其他生命体的福利的立法价值取向
(六) 培养“整体”、“开放”的立法思维
(七) 基于全球化战略的立法视角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本文编号:34337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433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