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危险废弃物风险的社会共治及其制度回应

发布时间:2021-10-19 17:54
  由危险废弃物引发的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对危险废弃物的风险管控应依循社会共治路径,以多元主体共治为治理范式,以参与、协同、法治为基本要素,以实现环境风险最小化与资源利用最大化为价值旨归。由于受管制型环境治理模式的影响,当前我国政府主导的危险废弃物风险共治机制在实践中面临诸多困境,诸如治理主体单一、风险交流滞涩、法制保障不足等。通过构建危险废弃物多元共治模式、建立危险废弃物信息公开与交互机制、完善相关立法与执法监管机制、健全危险废弃物环境责任体系等方式,可以有效矫治这些问题,实现对危险废弃物风险的社会共治。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4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提出
二、危险废弃物风险社会共治的基本意涵
    1.危险废弃物风险社会共治的本质是环境风险的合作规制
    2.危险废弃物风险社会共治的基本要素是参与、协同和法治
    3.危险废弃物风险社会共治的价值旨归是实现环境风险最小化与资源利用最大化
三、危险废弃物风险治理的现实问题
    1.危险废弃物治理主体单一
    2.危险废弃物风险交流滞涩
    3.危险废弃物法制保障不足
        第一,国家层面的相关立法无法满足危险废弃物治理“刚需”。
        第二,现有危险废弃物防治法律被执法监管部门“悬置”。
        第三,刑事司法在打击危险废弃物违法犯罪时明显“乏力”。
四、危险废弃物风险社会共治的制度建构
    1.构建危险废弃物多元主体合作共治模式
        第一,在中央与地方、多元监管部门之间,疏通合作渠道。
        第二,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强化政府引导与市场自主规制。
        第三,在政府与社会之间,培育社会组织并搭建共治平台。
    2.建立危险废弃物信息公开与交互机制
    3.完善危险废弃物立法与执法监管机制
    4.健全危险废弃物环境责任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环境谈判:解决环境冲突的另一方式[J]. 赵闯,黄粹.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2]发达国家和地区危险废物名录管理实践[J]. 胡华龙,郑洋,郭瑞.  中国环境管理. 2016(04)
[3]环境行政代履行制度:优势、困境与完善[J]. 唐绍均,蒋云飞.  中州学刊. 2016(01)
[4]社会共治: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J]. 王名,蔡志鸿,王春婷.  中国行政管理. 2014(12)
[5]社会共治制度初探[J]. 王名,李健.  行政论坛. 2014(05)
[6]警惕:老旧节能灯汞污染风险巨大[J]. 顾列铭.  生态经济. 2013(01)
[7]中国社会源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 张兴林,任学昌,马晓红.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2(11)
[8]中国环境司法现状调查——以千份环境裁判文书为样本[J]. 吕忠梅,张忠民,熊晓青.  法学. 2011(04)
[9]论电子废物管理中的延伸生产者责任原则[J]. 童昕.  中国环境管理. 2003(01)



本文编号:3445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445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a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