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法律研究 ——基于利益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视角

发布时间:2021-11-13 17:49
  贸易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紧迫的议题。农产品生产与环境具有天然密切联系,农产品也往往是发展中国家贸易出口最具潜力的产品。当前,发达国家普遍实施各种环境措施阻止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使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变得更为突出,其亦对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构建构成了严重障碍。论文以“一个范式,两个基本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点和结点。在“主客体统一”研究范式下,从利益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双重理论视角来研究贸易利益和环境利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谐问题,保障发展中国家平等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促进整个国际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在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领域,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资源掠夺、污染转移和环境贸易壁垒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尤以农产品贸易环境壁垒问题最为严峻。尽管国际法律制度对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作了一系列规定,但仍有诸多方面的不足。发展中国家还国家普遍面临着自身基础薄弱、发达国家大量实施的农产品贸易环境壁垒以及国内国际法律制度的欠缺等诸多方面的困境。在法理分析和现实考量基础之上,对“海虾—海龟”案以及“菲律宾诉澳大利亚影响新鲜水果和蔬菜进口措施”案进行了深入实证分... 

【文章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理论研究述评
            1.2.1.1 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范式
            1.2.1.2 农业多功能性和弱质产业理论
            1.2.1.3 公共选择理论
            1.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2 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现状研究综述
        1.2.3 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对策研究综述
        1.2.4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局限
    1.3 研究设计
        1.3.1 本研究的理论视角
        1.3.2 基本概念界定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3.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3.5.1 研究理论视角创新
            1.3.5.2 研究内容创新
            1.3.5.3 研究方法创新
第二章 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概述
    2.1 贸易与环境问题概述
        2.1.1 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2.1.2 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2.1.2.1 经济原因——环境成本外在化与公共物品
            2.1.2.2 政治原因——国际经济贸易秩序不合理
            2.1.2.3 法制原因——国际国内法律制度不完善
            2.1.2.4 文化原因——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同步
    2.2 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
        2.2.1 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2.2.2 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分析
            2.2.2.1 农产品生产与环境联系密切
            2.2.2.2 农产品贸易的“非贸易关注”问题
第三章 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分析的法理基础
    3.1 研究范式:从“主客体分离”到“主客体统一”
        3.1.1 研究范式的概念界定
        3.1.2 从“主客体分离”到“主客体统一
    3.2 利益和谐理论
        3.2.1 贸易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和谐
        3.2.2 发达国家利益和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和谐
        3.2.3 利益和谐的伦理基础:法律制度的和谐
    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3.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化:以生存权、发展权平等为中心
第四章 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现实考量
    4.1 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概述
    4.2 农产品贸易环境壁垒
        4.2.1 农产品贸易环境壁垒的产生
            4.2.1.1 农产品生产与环境的冲突
            4.2.1.2 各国对农产品贸易的保护
        4.2.2 农产品贸易环境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
        4.2.3 农产品贸易环境壁垒的特点和影响
    4.3 国际法律制度对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协调
        4.3.1 WTO规则对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协调
        4.3.2 多边环境协定对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协调
        4.3.3 WTO环境贸易规则与多边环境协定的冲突
    4.4 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困境分析
        4.4.1 发展中国家自身基础薄弱
        4.4.2 发达国家大量实施农产品贸易环境壁垒
        4.4.3 农产品贸易环境法律制度的缺位和乏力
            4.4.3.1 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环境法律制度缺位
            4.4.3.2 国际农产品贸易与环境法律规则乏力
第五章 实证分析:典型案例启示及探讨
    5.1 “海虾——海龟”案
        5.1.1 案情简介
        5.1.2 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分析与裁定
        5.1.3 案例分析
    5.2 菲律宾诉澳大利亚影响新鲜水果和蔬菜进口措施案
        5.2.1 案情简介
        5.2.2 本案涉及的法律条款
        5.2.3 案例简要分析
第六章 发展中国家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化阻方略
    6.1 WTO机制的变革与完善
        6.1.1 修订与完善现有WTO相关条款
        6.1.2 制定专门的环境贸易协定
    6.2 全球性协调机制构建
        6.2.1 全球性协调机制构建的基本原则
        6.2.2 全球性协调机制构建——以利益与利益机制为中心
    6.3 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6.3.1 绿色农产品贸易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6.3.2 农产品环境成本内在化的逐步实施
        6.3.3 环境标准和环境标志制度的建设与推广
        6.3.4 绿色农业的勃兴与发展
        6.3.5 农产品标准化的建设与完善
    6.4 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合作与实践
        6.4.1 积极参与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谈判
        6.4.2 有效利用国际法律规则
第七章 中国的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及制度回应
    7.1 中国所面临的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
        7.1.1 中国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现状
            7.1.1.1 农产品贸易环境壁垒
            7.1.1.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7.1.1.3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7.1.2 中国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7.1.2.1 公众环保意识落后
            7.1.2.2 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
            7.1.2.3 绿色农业发展滞后
            7.1.2.4 对发达国家环境壁垒认识不足
    7.2 中国经济法的制度回应:定位与策略选择
        7.2.1 经济法对利益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回应
        7.2.2 WTO规则的经济性与中国经济法的契合
        7.2.3 中国经济法在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中的制度回应
    7.3 中国农产品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其他制度回应
        7.3.1 宪法法律制度回应
        7.3.2 环境法律制度回应
        7.3.3 行政法律制度回应
        7.3.4 国际法律制度回应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结论
    8.2 具体对策与措施
    8.3 后多哈时代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研究生在读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附录二: 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及学术活动
致谢



本文编号:3493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493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4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