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缺水地区雨水集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7 20:35
“雨水集蓄”是我国缺水地区一种有上千年历史的雨水收集和利用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技术人员对传统的雨水集蓄进行了技术革新,雨水集蓄在我国缺水地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关于雨水集蓄的技术理论已经颇为成熟,但是对于雨水集蓄的相关法律问题,现行法没有明确规定,理论界也没有给出最终答案。雨水集蓄在实践中已经成为解决缺水地区人民饮水用水的重要手段,在法学理论和立法领域迫切需要进行研究和界定,本文写作目的是解决雨水集蓄方面的法学和立法问题,如果研究到位,该成果将对我国法治实践提供有益参考。经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缺水地区人民的雨水集蓄权符合基本“生存权”的特征,因此具有“水人权”的性质;第二,我国法律对地表雨水径流没有明定归属,应该属于无主物,所以雨水集蓄行为是民法上的“先占”行为;第三,既然是以“先占”方式取得,雨水收集者对其所收集的雨水享有完全的所有权权能,即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大权能。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的结论是需要在立法上将以上问题加以确认,本文结论部分提出了具体、详细的立法建议。在写作过程中,除了使用了文献检索、历史比较、国外立法比较、演绎、归纳等方法外,本文最突...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关于本文若干基本问题的阐释
第一节 关于“缺水地区”的界定
第二节 人类利用雨水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雨水集蓄”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雨水集蓄适用地区的基本特征
第五节 雨水集蓄工程较之大型水利工程的优点
第六节 我国雨水集蓄利用的实践、立法和理论现状
第二章 生存权、水人权:缺水地区人民雨水集蓄权在宪法上的法律属性
第一节 生存权基本理论
一、近代之前的生存权思想——体现于政治道德主张中
二、近代早期生存权思想的发展和各国立法的初步确立
三、现代生存权理论的定型化
四、现代意义上的生存权含义
第二节 水人权是生存权的具体内容之一
一、水人权的具体内容
二、水人权与国家义务
第三节 缺水地区人民雨水集蓄权是水人权的具体表现形式
第四节 雨水集蓄权作为水人权的法律确认和制度保障
一、确认和保障水人权是各国政府的义务
二、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雨水人权有关的法律渊源
三、对现行法律政策的改进意见
第三章 先占:雨水集蓄行为在物权法上的法律属性
第一节 关于先占的理论和国外立法实践
第二节 我国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
第三节 雨水集蓄取得雨水所有权的方式是先占
第四章 所有权:集蓄雨水的民事权利属性
第一节 雨水集蓄设施的权属
第二节 集蓄雨水所有权的权能体系
一、占有权能
二、使用权能
三、收益权能
四、处分权能
结论: 雨水集蓄的若干立法设想及建议
一、确认和保护水人权是一项基本生存权
二、物权法中确认先占取得所有权的效力
三、依法明确集蓄雨水的所有权
四、遵循市场规律、完善雨水定价机制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人权:人权法上的水权[J]. 胡德胜. 河北法学. 2006(05)
[2]自然资源功能与用途多样性分析[J]. 李景怡. 中国林业. 2006(08)
[3]加快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市场化的对策探讨[J]. 马晓旭,杨军芳. 生产力研究. 2006(04)
[4]论水权的性质及构成[J]. 朱一中,夏军. 地理科学进展. 2006(01)
[5]论垄断、自然资源与价值的关系[J]. 罗朝晖.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5(06)
[6]自然资源价值探讨[J]. 白玮,郝晋珉. 生态经济. 2005(10)
[7]自然资源价值新论——Ⅰ自然资源有价论[J]. 丁勇,李秀萍,刘朋涛,贾晋峰.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10)
[8]怎样解决中国四大水问题[J]. 汪恕诚. 求是. 2005(03)
[9]西部雨水集蓄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初探[J]. 迟方旭,贾登勋. 兰州大学学报. 2005(01)
[10]论生存权的历史演进及发展[J]. 胡大伟.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4(04)
本文编号:3501605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关于本文若干基本问题的阐释
第一节 关于“缺水地区”的界定
第二节 人类利用雨水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雨水集蓄”概念的界定
第四节 雨水集蓄适用地区的基本特征
第五节 雨水集蓄工程较之大型水利工程的优点
第六节 我国雨水集蓄利用的实践、立法和理论现状
第二章 生存权、水人权:缺水地区人民雨水集蓄权在宪法上的法律属性
第一节 生存权基本理论
一、近代之前的生存权思想——体现于政治道德主张中
二、近代早期生存权思想的发展和各国立法的初步确立
三、现代生存权理论的定型化
四、现代意义上的生存权含义
第二节 水人权是生存权的具体内容之一
一、水人权的具体内容
二、水人权与国家义务
第三节 缺水地区人民雨水集蓄权是水人权的具体表现形式
第四节 雨水集蓄权作为水人权的法律确认和制度保障
一、确认和保障水人权是各国政府的义务
二、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雨水人权有关的法律渊源
三、对现行法律政策的改进意见
第三章 先占:雨水集蓄行为在物权法上的法律属性
第一节 关于先占的理论和国外立法实践
第二节 我国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
第三节 雨水集蓄取得雨水所有权的方式是先占
第四章 所有权:集蓄雨水的民事权利属性
第一节 雨水集蓄设施的权属
第二节 集蓄雨水所有权的权能体系
一、占有权能
二、使用权能
三、收益权能
四、处分权能
结论: 雨水集蓄的若干立法设想及建议
一、确认和保护水人权是一项基本生存权
二、物权法中确认先占取得所有权的效力
三、依法明确集蓄雨水的所有权
四、遵循市场规律、完善雨水定价机制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人权:人权法上的水权[J]. 胡德胜. 河北法学. 2006(05)
[2]自然资源功能与用途多样性分析[J]. 李景怡. 中国林业. 2006(08)
[3]加快我国自然资源管理市场化的对策探讨[J]. 马晓旭,杨军芳. 生产力研究. 2006(04)
[4]论水权的性质及构成[J]. 朱一中,夏军. 地理科学进展. 2006(01)
[5]论垄断、自然资源与价值的关系[J]. 罗朝晖.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5(06)
[6]自然资源价值探讨[J]. 白玮,郝晋珉. 生态经济. 2005(10)
[7]自然资源价值新论——Ⅰ自然资源有价论[J]. 丁勇,李秀萍,刘朋涛,贾晋峰.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10)
[8]怎样解决中国四大水问题[J]. 汪恕诚. 求是. 2005(03)
[9]西部雨水集蓄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初探[J]. 迟方旭,贾登勋. 兰州大学学报. 2005(01)
[10]论生存权的历史演进及发展[J]. 胡大伟.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4(04)
本文编号:3501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501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