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我国环境执法体制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8 18:06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执法体制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日趋接近,在某些领域甚至已经独占鳌头,带来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这都使得我国经济法发展的步伐逐渐的加深加快。然而,快速的发展除了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日益富裕的生活条件和丰富的物质条件之外,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不和谐的结果:诸多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大大小小的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海洋石油污染、江河湖波的和湿地的保护不到位以及大气和土地的污染使得及时、高效的治理污染已经迫在眉睫。 我国早在1989年12月就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随后又相应出台了相关的大气、水保护的法律以及单行法律法规,以此为基础,,我国形成了一套环境保护执法监管体制,该体制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多部门各负其责,协作执法为特点。该特点的优势在于职权主次分明,结构层级充分,基本上涵盖了社会经济生活中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各个领域。然而该特点的不足之处在于:政出多门,具体执法层级较多,容易造成执法监管的混乱和低效。要到位、及时、高效的解决好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诸多环境问题,减少污染事件的发生,对现有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笔者通过案头研究和实地调研考察,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本文中对我国当前现行的环保执法监管体制的现状与不足进行分析,剖析深层的原因,通过对比国外比较成功的环保执法监管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与实际情况,试图提出自己的不成熟的完善意见与建议,权当抛砖引玉。本文将对我国现阶段的环境执法体制问题进行归类、分析、研究,进而对环境执法体制的主体、职责权限、执法方式、救济、运行程序以及司法配合度等分别论证,并相应的依次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构想。
【关键词】:环境执法体制 缺陷与问题 改革与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1
  • 第1章 环境执法体制的一般问题11-18
  • 1.1 环境执法体制的含义11-12
  • 1.2 环境执法体制的构成要素12-14
  • 1.3 我国环境执法体制的历史变迁14-15
  • 1.4 我国环境执法体制的重要作用15-18
  • 第2章 环境执法体制的比较法分析18-26
  • 2.1 发达国家环境执法体制18-22
  • 2.1.1 发达国家环境执法体制现状18
  • 2.1.2 美国的环境执法体制的现状及发展情况概述18-20
  • 2.1.3 日本的环境执法体制的现状及发展情况概述20-21
  • 2.1.4 瑞典等国家环境执法体制的现状及发展情况概述21-22
  • 2.2 发展中国家环境执法体制22-23
  • 2.2.1 菲律宾的环境执法体制的现状及发展情况概述22
  • 2.2.2 墨西哥的环境执法体制的现状及发展情况概述22-23
  • 2.2.3 印度尼西亚、泰国的环境执法体制的现状及发展情况概述23
  • 2.3 国外的环境执法监管体制对我国的的启示23-26
  • 2.3.1 完善现有环境执法体系,协调环境执法23-24
  • 2.3.2 鼓励公民参与,并建立相应的公民参与机制24
  • 2.3.3 充实环境执法方式,加大非强制手段的应用24
  • 2.3.4 完善环境立法体系,提高环保法律的可操作程度24-26
  • 第3章 我国环境执法体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26-33
  • 3.1 我国环境执法体制现状简述26-27
  • 3.2 我国环境执法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7-33
  • 第4章 我国环境执法体制的改革与完善33-50
  • 4.1 我国环保执法体制改革与完善的背景33
  • 4.2 环境执法主体的改革33-36
  • 4.2.1 改革的基本原则原则33-34
  • 4.2.2 改革的具体内容34-36
  • 4.3 环境执法机构职能和权限的界定划分36-38
  • 4.3.1 集中环境保护部门的职能36
  • 4.3.2 环境执法机构职能与权限划分的具体方案36-38
  • 4.4 环境执法形式的革新与完善38-43
  • 4.4.1 环境执法形式的现状38
  • 4.4.2 环境执法方式的民主化革新38-39
  • 4.4.3 提高环境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39-40
  • 4.4.4 强化环境执法强制方式的效力40-41
  • 4.4.5 增加环境执法非强制方式的应用41-43
  • 4.5 完善环境执法的公众参与机制与制约激励机制43-45
  • 4.5.1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43-44
  • 4.5.2 建立环境执法的制约和激励机制44-45
  • 4.6 应着力构建政府作为与司法作为的有机协作模式45-50
  • 4.6.1 政府作为与司法作为的有机协作的内涵45-46
  • 4.6.2 政府作为与司法作为的有机协作模式是环境执法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46-47
  • 4.6.3 政府作为与司法作为的有机协作模式在环境执法实践中的尝试47-48
  • 4.6.4 政府作为与司法作为的有机协作模式的环境保护执法体系构建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杏果;郑治伟;;我国环境执法组织体制的反思与重构[J];商业时代;2010年01期

2 周红;环境执法问题的思考[J];四川环境;2001年02期

3 唐敏;;我国环境执法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郭松民;环境困局的突围之路[J];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10期

5 一淼;;疾风劲草构筑环境执法完备防线[J];环境教育;2006年08期

6 ;延安市环境执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企业;2008年04期

7 石岩;;谈对基层环境执法工作的几点思考[J];北方环境;2010年02期

8 韦业;汪荣礼;李世彬;;环境执法需要“直接喊停权”[J];环境保护;2010年10期

9 ;全国环境执法检查团到贵阳发电厂[J];电力环境保护;1994年03期

10 张志霞;提高可持续发展的执法能力[J];福建环境;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闯;;我国环境执法的困境及对策[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黄舒婷;;大部制语境下对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的再思考——结合武汉市城市执法局分析[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刚;;我国分散的海洋执法体制及其制度根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刚;;我国分散的海洋执法体制及其制度根源[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5 ;对当前我市环境执法现状的几点思考[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6 吴国磊;靳伟;罗毅;;环境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7 卫霞;;环境行政执法问题研究[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8 秦生学;;当前制约环境执法因素和提高环境执法有效性的调研[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下)[C];2007年

9 张卫国;;论环境执法的障碍及对策[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10 陆新元;;环境执法困难重重[A];2005中国水利发展报告[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金湖县环境监察大队 潘永江;影响基层执法的因素及对策[N];中国环境报;2007年

2 叶京(作者单位:清华大学法学院);环境执法机构的设置与权属分析[N];中国环境报;2005年

3 顾瑞珍;环保部:要建像“钢铁一样硬”的执法体制[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本报评论员;履行使命 从严执法[N];中国环境报;2008年

5 李克国;环境执法应引入更多经济机制[N];安徽经济报;2004年

6 ;加强环境执法 中外企业一视同仁[N];消费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唐宝贤 刘绍仁;敢于执法善于执法的女队长[N];中国环境报;2009年

8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 刘键;环境执法难在哪[N];中国财经报;2007年

9 记者 周萱;坚决打好“十一五”环境执法第一仗[N];广元日报;2006年

10 刘云龙 杜玉玮;淄博环境执法保持高压态势[N];中国环境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万平;环境行政权的监督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李爱年;环境法的伦理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楠;我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吕凯;外部因素对企业环保行为的影响及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张军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李冠杰;重金属污染条件下基层环境监管体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7 李雪梅;基于多中心理论的环境治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胡佳;跨行政区环境治理中的地方政府协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邓e

本文编号:351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51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e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