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连接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9 06:09
本文关键词: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连接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根据国际趋势和本国国情,本文提出,我国建成全国性碳排放交易体系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其中目前,我们所处第一个阶段,即,连接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形成区域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所以试点之间的连接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通过分析我国目前7个碳排放交易试点的运行情况,并指出在实践中存在法律位阶的差异以及具体规则间的差异,同时这些差异将直接阻碍建成全国性的统一碳排放交易体系。本文认为,通过连接可以消除上述差异,同时在连接之前也应当协调或者兼容上述差异。此外,基于对于国际上现有和新兴体系的连接,将连接分为两大类,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其中直接连接还分为单向连接和双向连接。并得出在短期内,总量控制和交易体系之间可能更适合通过单向连接而形成体系间的间接连接的结论。但是作为一种长期的目标,双向直接连接依然是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之间连接的首选。因此本文认为,虽然单向的间接连接可以作为一种过渡性的模式,但是若想建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解决目前各个试点出现的问题,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应当适用双向直接连接的模式,由一个中央机构对于各个体系进行协调和设计与体系相关的重要因素,而各体系之间在某种程度上相互独立又相互连接,该体系符合我国目前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设计和政治体制。在连接意图和连接模式确定的前提下,通过对于总量控制与交易体系中重要操作因素兼容性的分析,本文分别从减排目标、配额分配、储存于借贷规则、抵消的处理、检测、报告和核查制度以及法律责任这6个方面阐释在连接前连接体系之间需要兼容的因素。最后根据我国7个试点的实际情况将6个需要被考虑的因素分为,需要认可和协调的因素、必须达成一致的因素和无需达成一致的因素,并提出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类别 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连接 连接阻碍 兼容性 操作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导论8-15
- 1.1 选题意义和主要内容8-10
- 1.2 文献综述10-13
-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13-15
- 第2章 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基本概念15-20
- 2.1 碳排放交易的概念和原理15-16
- 2.2 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类别16-20
- 2.2.1 总量控制和交易体系 (Cap -and-trade system)16-18
- 2.2.2 基线减排与信用交易体系(Baseline-and-credit system)18-20
- 第3章 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现状及问题20-30
- 3.1 碳交易试点交易情况21-22
- 3.2 各个试点的履约现状22-24
- 3.3 碳排放交易试点存在的问题24-25
- 3.4 碳排放交易试点体系连接的必要性25-30
- 3.4.1 国际碳排放交易体系连接的趋势25-27
- 3.4.2 国内连接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可行性与优势27-30
- 第4章 碳排放交易体系连接的类型和兼容性分析30-42
- 4.1 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类别和连接的类型30-35
- 4.1.1 直接连接30-31
- 4.1.2 间接连接31-32
- 4.1.3 国际上现有连接的实例32-34
- 4.1.4 不同类型体系连接的影响34-35
- 4.2 碳排放交易体系连接的兼容性分析35-42
- 4.2.1 减排目标的层级36
- 4.2.2 配额分配方法36-38
- 4.2.3 储存与借贷38-39
- 4.2.4 抵消的处理39-40
- 4.2.5 监控、报告与核查40
- 4.2.6 法律责任40-42
- 第5章 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连接机制研究42-54
- 5.1 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体系可采纳的连接方法42-43
- 5.2 需要认可和协调的操作因素43-47
- 5.2.1 减排目标层级44-45
- 5.2.2 配额分配方法45-47
- 5.3 必须达成一致的操作因素47-52
- 5.3.1 储存与借贷47-48
- 5.3.2 抵消的处理48-50
- 5.3.3 监控、报告与核查50-51
- 5.3.4 法律责任51-52
- 5.4 无需达成一致的操作因素52-54
- 第6章 结论54-56
- 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60
- 个人简历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朱瑜;;碳关税与全球性碳排放交易体制[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11期
2 熊灵;齐绍洲;;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结构缺陷、制度变革及其影响[J];欧洲研究;2012年01期
3 范晓波;;碳排放交易的国际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4 陈惠珍;;环境公共治理框架下的碳排放交易制度——一个文献综述的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2年21期
5 穆丽霞;周原;;美国碳排放交易问题不同立场评析[J];人民论坛;2013年11期
6 ;上海拟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J];政策w
本文编号:351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51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