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环境权的行政法保护
本文关键词:公民环境权的行政法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生态难民”、“癌症村落”等词频频出现在我们生活中,这些环境的受害群体,不能享有基本的环境条件,这不符合环境公正理念,也不符合人权原理的相关规定,由此折射出了当前在学界备受关注的“公民环境权”这一概念。本文以公民环境权的分类为基础,对公民环境权的行政法保护进行了探讨,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公民环境权的分类。该部分从公民环境权的界定入手,结合国内外对公民环境权的规定,明确公民环境权之实体性权利与程序性权利,即从环境享有权、环境使用权、环境知情权、环境事务参与权、环境损害赔偿请求权这五方面来探讨公民应有之环境权益,同时也为后文对公民环境权的保护研究作铺垫。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在保护公民环境权上的意义。一方面,从当前典型环境实例着手,检讨在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环境审批信息公开、以及重污染行业信息公开这三个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相关制度设想;另一方面,从政府环境信息之主动公开与依申请公开这两种方式出发,提出在方式设计上的建议。第三部分,主要阐述环境行政许可制度在保护公民环境权上的意义。该部分从开发建设行为、排污行为以及环境影响评价行为的行政许可出发,结合当前常见、典型的实际案例,对其进行系统阐述,探讨环境行政许可制度在保护公民环境权上的缺陷,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制度设想。第四部分,主要阐述环境行政救济制度在保护公民环境权上的意义。该部分从环境行政指导、环境行政复议以及环境行政诉讼三个角度出发,对国内外相关制度进行比较借鉴,针对现有制度中范围模糊、立法缺失等现象,结合我国实际环境现状,对相关制度进行立法推进与制度完善。
【关键词】:公民环境权 环境行政许可 环境信息公开 环境行政救济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1 公民环境权的分类: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10-15
- 1.1 实体性权利10-11
- 1.1.1 环境享有权10-11
- 1.1.2 环境使用权11
- 1.2 程序性权利11-15
- 1.2.1 环境知情权11-13
- 1.2.2 环境事务参与权13-14
- 1.2.3 环境损害赔偿请求权14-15
- 2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公民环境权行政法保护的第一道屏障15-21
- 2.1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15-18
- 2.1.1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15-16
- 2.1.2 环境审批信息公开16-17
- 2.1.3 重污染企业环境信息公开17-18
- 2.2 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18-21
- 2.2.1 主动公开18-19
- 2.2.2 依申请公开19-21
- 3 环境行政许可:公民环境权行政法保护的第二道屏障21-27
- 3.1 开发建设行为的行政许可21-23
- 3.1.1 开发建设行政许可的个案分析21-22
- 3.1.2 开发建设行政许可制度的检讨22-23
- 3.2 排污行为的行政许可23-25
- 3.2.1 排污行政许可的范围23
- 3.2.2 排污行政许可制度的检讨23-24
- 3.2.3 排污行政许可制度的完善24-25
- 3.3 环境影响评价行为的行政许可25-27
- 3.3.1 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的范围25-26
- 3.3.2 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制度的困境突破26-27
- 4 环境行政救济:公民环境权行政法保护的第三道屏障27-34
- 4.1 环境行政指导27-28
- 4.1.1 环境行政指导的模式27
- 4.1.2 环境行政指导制度的完善27-28
- 4.2 环境行政复议28-30
- 4.2.1 环境行政复议的范围28-29
- 4.2.2 环境行政复议制度的检讨29-30
- 4.3 环境行政诉讼30-34
- 4.3.1 环境行政诉讼的类型30-31
- 4.3.2 环境行政诉讼制度的理论支撑31-32
- 4.3.3 环境行政诉讼制度的困境突破32-34
- 5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8
- 致谢3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建龙;黄立平;;论弱势群体与公民环境权[J];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06期
2 赵尔奎;;公共政策视野下公民环境权的保护[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申峻屹;;论公民环境权入宪[J];法制与社会;2009年27期
4 龙文勇;;浅析公民环境权的内涵[J];法制与社会;2010年02期
5 孙瑞灼;;赋予公民环境权意义重大[J];环境教育;2012年04期
6 廖燕萍;;浅谈我国公民环境权实现的不足及对策[J];神州;2013年29期
7 胡腾;公民环境权之法理分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甄健;公民环境权在向我们悄悄走来[J];山东环境;2001年04期
9 赵冬花;试论公民环境权的性质[J];北方经贸;2001年02期
10 张力刚,沈晓蕾;公民环境权的宪法学考察[J];政治与法律;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猛;;论我国环境行政权与公民环境权的合理定位[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2 周姿;;浅议公民环境权入宪的必要性[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4辑)[C];2007年
3 周训芳;;环境概念的选择与公民环境权体系的构建[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4 白平则;;公民环境权的几个理论问题[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5 周训芳;;20世纪晚期欧洲发达国家公民环境权的发展趋势与特点[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C];2002年
6 何悦;罗鑫煌;刘云龙;;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法治变革[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瑛;环境行政权与公民环境权的关系研究[N];中国贸易报;2006年
2 孙瑞灼;确立公民环境权有利于环保事业[N];经济参考报;2012年
3 孙瑞灼;赋予公民环境权意义重大[N];深圳商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王硕;赋予公民环境权 让法律走出纸张[N];人民政协报;2013年
5 洪丹;环保法大修要义在于保障公民环境权[N];南方日报;2013年
6 傅达林;期待“公民环境权”入宪[N];检察日报;2005年
7 李明柱;浅议公民环境权在实践中的缺陷[N];江苏法制报;2008年
8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研究所所长、著名环境法专家 王灿发;《环保法》应增公民环境权[N];人民日报;2013年
9 黄华韦;我国公民环境权的行使缺陷[N];江苏法制报;2007年
10 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 李静云;公民环境权入法符合时代潮流[N];中国环境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明灿;公民环境权的宪法保护[D];延边大学;2009年
2 樊璐;论公民环境权及其立法保护[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3 郭海鸿;公民环境权的哲学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4 韩梅;公民环境权立宪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5 向俊杰;我国公民环境权的行政立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战爽;论我国公民环境权的宪法属性[D];黑龙江大学;2008年
7 侯英俊;论公民环境权的理论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赵大维;公民环境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邵海;公民环境权的基本人权性质与法律回应[D];重庆大学;2005年
10 顾呈坤;公民环境权的基本人权性质及其法律回应[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公民环境权的行政法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67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