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监管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监管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山东省工业较发达,是典型的燃煤型省份,大气污染严重。解决工业大气污染问题,加强执法监管是关键。本研究通过分析山东省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监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书籍和期刊进行广泛查找和阅读,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具体结合山东省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监管的典型案例和实际情况,总结实践经验,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通过山东省与国内其他省份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对比,对相关经验进行提炼,以找到更好地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见解。在研究思路和框架上,首先,从山东省工业大气污染概况与主要特点、防治执法监管的政策与法规依据和成效等三个方面提出问题,分析了山东省工业大气污染与防治执法监管的现状。其次,从地方执法监管的动力不足、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监管能力建设滞后、监管运行机制存在弊端、执法监督和服务不到位等五个方面全面剖析了山东省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对策建议打下良好基础。最后,重点从五个方面指出了加强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监管工作的对策建议。第一,从自上而下促进地方政府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本部分从改革财政体制、建立科学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突出督查重点等四个方面指出了转变地方政府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的路径方法。第二,加强环境立法和行政法规的制定和修订。本部分从加快地方环境立法进度、加快制定或修订环保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深入推进环境司法联动和制度建设等三个部分进行了阐述。第三,加强组织架构和监管能力建设。本部分从完善组织架构、提高环境监察机构地位、增加环境执法人员数量、加快环境执法基础能力建设、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完善奖惩机制等方面就怎样加强组织架构和监管能力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第四,创新监管机制。本部分从建立独立监察监测工作制度、建立环境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建立公安环保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入手,阐明了创新监管机制的方法。第五,加强对企业的执法监督和服务。本部分认为,要实现企业实现由“要我守法”到“我要守法”的转变,必须加强对企业的执法、监督和服务。在充分借鉴国内外丰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通过对执法监管现状的分析,最后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做好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监管工作,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地方政府、环保等部门和公众参与的作用,确保形成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监管的强大合力。在今后的研究中,将继续跟踪、观察本研究提出的各项措施的实践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阐述,力求问题挖得深、找得准,确保建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工业 大气污染 执法监管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中文摘要11-13
- Abstract13-16
- 第一章 导论16-23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6-18
- 1.1.1 研究背景16-17
- 1.1.2 研究意义17-1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8-21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8-20
- 1.2.2 国外研究现状20-21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21-22
- 1.4 研究方法22-23
- 第二章 山东省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监管的现状23-29
- 2.1 山东省工业大气污染概况与主要特点23-25
- 2.1.1 山东省工业大气污染现状23-24
- 2.1.2 山东省工业大气污染的主要特点及其带来的挑战24-25
- 2.2 山东省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监管的政策与法规依据25-26
- 2.2.1 国家关于企业大气污染违法行为的政策、法规规定25
- 2.2.2 山东省关于企业大气污染违法行为的政策、法规规定25
- 2.2.3 山东省各地方关于企业大气污染违法行为的政策、法规规定25-26
- 2.3 当前山东省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监管的成效26-29
- 2.3.1 基本建立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体系26
- 2.3.2 全面开展环保大检查活动26-27
- 2.3.3 全面清理阻碍环境监管执法的土政策27
- 2.3.4 率先实行公安环保联动27-29
- 第三章 山东省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29-39
- 3.1 地方执法监管的动力不足29-31
- 3.1.1 财政体制的影响29-30
- 3.1.2 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的影响30
- 3.1.3 环境监管体制的影响30-31
- 3.2 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31-32
- 3.2.1 部分制度实施缺乏法律依据31
- 3.2.2 部分制度内容重叠31
- 3.2.3 查办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存在困境31-32
- 3.2.4 未严格按照罚从量定执行32
- 3.3 监管能力建设滞后32-34
- 3.3.1 环境监管模式的弊端显现32-33
- 3.3.2 环境监察机构改革落后33
- 3.3.3 环境执法人员数量不足33
- 3.3.4 环境执法基础能力建设薄弱33-34
- 3.3.5 环境执法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34
- 3.3.6 环境执法人员自我保护能力不足34
- 3.4 监管运行机制存在弊端34-36
- 3.4.1 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现象突出35
- 3.4.2 环保部门与有关部门的执法监管责权不清晰35
- 3.4.3 联动执法部门衔接能力有待提升35-36
- 3.5 对企业的执法监督和服务不到位36-39
- 3.5.1 对企业的执法不到位36-37
- 3.5.2 对企业的监督不到位37
- 3.5.3 对企业的服务不到位37-39
- 第四章 加强山东省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监管的对策建议39-52
- 4.1 从自上而下促进地方政府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的转变39-40
- 4.1.1 改革财政体制39
- 4.1.2 建立科学的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39-40
- 4.1.3 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40
- 4.1.4 突出督查重点40
- 4.2 加强环境立法和行政法规的制定和修订40-41
- 4.2.1 加快地方环境立法进度40-41
- 4.2.2 加快制定或修订环保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41
- 4.2.3 深入推进环境司法联动和制度建设41
- 4.3 加强组织架构和监管能力建设41-43
- 4.3.1 完善组织架构41-42
- 4.3.2 提高环境监察机构地位42
- 4.3.3 增加环境执法人员数量42
- 4.3.4 加快环境执法基础能力建设42
- 4.3.5 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42-43
- 4.3.6 完善奖惩机制43
- 4.4 创新监管机制43-48
- 4.4.1 建立健全独立监察监测工作制度43-44
- 4.4.2 建立健全环境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44-46
- 4.4.3 建立健全公安环保联动执法工作机制46-48
- 4.5 加强对企业的执法监督和服务48-52
- 4.5.1 加强对企业的执法48-49
- 4.5.2 加强对企业的监督49-50
- 4.5.3 加强对企业的服务50-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7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发布[J];城市规划通讯;2013年04期
2 ;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近期出台[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3年08期
3 马立明;;审议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J];北京人大;2013年08期
4 ;国家能源局践行群众路线 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J];中国能源;2013年09期
5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J];环境经济;2013年09期
6 本刊编辑部;;新华社解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五大亮点[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年09期
7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经修订结束[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3年08期
8 ;环保部:省级政府及央企将签大气污染防治责任书[J];生命科学仪器;2013年04期
9 本刊;;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近期出台 钢铁行业面临整改[J];新疆钢铁;2013年02期
10 本刊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政策解读[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穆宁;崔云霞;王燕枫;辛玉婷;;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对策及建议[A];中国毒理学会环境与生态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标准与基准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刘增强;于海;裴建国;李志勇;;国外大气污染防治的经验与启示[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C];2013年
3 ;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A];《电站信息》2013年第10期[C];2013年
4 ;国家能源局召开首都大气污染防治能源措施落实会[A];《电站信息》2013年第10期[C];2013年
5 ;环保部与六省区市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的责任书[A];《电站信息》2013年第10期[C];2013年
6 魏凤枝;;大气污染防治——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六章)[C];2014年
7 王增报;;天津市冶金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现状[A];2012中国(唐山)绿色钢铁高峰论坛暨冶金设备、节能减排技术推介会论文集/推介指南[C];2012年
8 杨小红;姜春梅;高启芳;;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 树立榆林新形象[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环保部细化京津冀鲁控煤目标 火电西迁趋势明显[A];《电站信息》2013年第10期[C];2013年
10 徐俊;杨雪琴;赵洪兵;蒋勇;;广元市降水化学组成和来源分析[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5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契机 依法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再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09年
2 徐林 王蒙 任宣;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N];南方日报;2009年
3 ;杭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杭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决定[N];杭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叶列;省政协调研我市大气污染防治[N];淮安日报;2011年
5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兰州大气污染防治的决定[N];甘肃日报;2012年
6 记者 赵万山;省财政将资金补助我市大气污染防治[N];兰州日报;2012年
7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郝吉明;大气污染防治要加强创新和改革[N];科技日报;2012年
8 首席记者 李晓霞;铁腕施策 重拳出击 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N];兰州日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王颖春;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将发布[N];中国证券报;2012年
10 记者 王冬梅;“十二五”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约投3500亿元[N];工人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蕊;大气污染防治法律理念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2 沈秀梅;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立法完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陈敏君;大气污染防治中的地方政府责任强化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殷昕;行政法视野下大气污染防治的地方治理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5 左秀宏;司法审判视角下的大气污染防治[D];黑龙江大学;2014年
6 郭艳蓉;我国跨界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7 王泽邦;美国清洁空气立法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立法的启示分析[D];清华大学;2015年
8 邓亮如;基于PSR模型的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政策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9 居学军;山东省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监管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10 李青;对国际大气污染防治主要法律文件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执法监管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9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3796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