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众环境知情权是社会公众依法享有的知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公众享有接受环境信息的权利;另一方面公众享有了解和掌握其生存环境客观情况的权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变得十分突出。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从制度上充分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激励全民参与环境事业,改善我们的生存状况。然而,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的现状令人堪忧,公众无法及时、准确地得到环境信息,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本文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展开理论探讨。首先围绕环境知情权的性质问题主要论述环境知情权的概况,包括环境知情权的定义、与环境知情权相关概念的界划、环境知情权的性质及主要内容,为下面的部分提供理论基础。接下来,在文章的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的社会调查,揭示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的现状,为下文的展开提供现实依据。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本文第三部分读解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所面临的困境:我国的立法及相关配套制度尚未明确规定公众环境知情权、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渠道有限、与公众参与制度衔接不紧密、无从了解企业和产品环境信息及环境信息的范围系统且宽泛、政府部门机构职责不明确及救济制度的不完善等问题。针对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所面临的困境,本文在最后部分,吸收借鉴外国公众环境知情权制度在立法、获得环境信息的渠道、公众参与制度、政府职责和救济制度方面的具体做法,并依据我国实际,从完善相关立法、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制度、公众环境参与、公众环境知情权的保障制度和救济制度等几个方面来提出摆脱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所面临困境的具体构想。
【关键词】:环境知情权 环境信息 公众参与 制度构想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引言8-9
- 2 环境知情权概说9-17
- 2.1 环境知情权的界定9-11
- 2.1.1 环境知情权的定义9-10
- 2.1.2 与环境知情权相关的概念界划:环境信息权、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制度10-11
- 2.2 环境知情权的性质11-12
- 2.2.1 环境知情权是环境权的重要内容11
- 2.2.2 环境知情权是知情权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11-12
- 2.3 环境知情权的构成要素12-17
- 2.3.1 环境知情权的主体12-13
- 2.3.2 环境知情权的客体13-14
- 2.3.3 环境知情权的内容14-17
- 3 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的现状调查17-23
- 3.1 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社会调查背景17
- 3.2 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社会调查的内容与方式17-21
- 3.3 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社会调查数据统计21-23
- 4 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的法律依据及其面临的困境23-34
- 4.1 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在现行法中的体现23-26
- 4.1.1 宪法中关于公众环境知情权的规定23
- 4.1.2 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关于公众环境知情权的规定23-24
- 4.1.3 法律实践中对公众环境知情权的保障24-25
- 4.1.4 我国参与的国际条约25-26
- 4.2 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在制度上存在的缺陷26-34
- 4.2.1 制度上对环境信息范围的规定系统且宽泛26-27
- 4.2.2 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渠道有限27-28
- 4.2.3 公众无从了解企业和产品环境信息28-30
- 4.2.4 公众环境知情权与公众参与制度衔接不紧密30-31
- 4.2.5 公众环境知情权保障制度不力31-32
- 4.2.6 公众环境知情权救济难32-34
- 5 摆脱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在现阶段所面临的困境之对策34-43
- 5.1 完善公众环境知情权的相关立法34-36
- 5.2 健全公众获取环境信息的制度36-39
- 5.2.1 健全政府主动公开制度和注重公众依申请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36-37
- 5.2.2 建立健全企业和产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37-38
- 5.2.3 扩展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38-39
- 5.3 加强公众环境知情权与公众参与制度的紧密衔接39-40
- 5.4 完善公众环境知情权的保障制度40-41
- 5.5 完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责任追究机制和权利救济制度41-43
- 6 结语43-44
- 致谢44-45
- 参考文献45-46
- 附录46
- 作者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紫宜,孙笑征;浅析环境知情权[J];行政与法;2004年10期
2 王忻;确认环境知情权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朱谦;论环境知情权的价值基础[J];政法论丛;2004年05期
4 周瑞芬;;完善我国环境知情权立法的几点设想[J];商场现代化;2008年04期
5 李靓;;环境知情权的法律与经济分析[J];科技导报;2010年07期
6 黄莹;;浅谈公共图书馆在维护环境知情权中的作用[J];环境教育;2007年03期
7 朱谦;;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环境信息公开的必要性[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王文革;;环境知情权的法律保护[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年03期
9 ;解析环境权[J];质量指南;2002年11期
10 ;维护公众环境知情权[J];福建纸业信息;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萍;;环境知情权探析——以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2 张紫宜;孙笑征;;环境知情权概论[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3 谢军安;蒋北辰;;论我国环境知情权的发展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4 刘秀华;;浅谈环境信息公开[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5 杨宁;;从权利实现角度看我国环境的法律制度建设[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永林;;政府环境信息主动公开机制的实践检讨[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7 郑祥民;赵健;周立;;东海岛屿风尘沉积与环境信息[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孙艳青;李万庆;;浅谈环境信息在永定新河一期治理工程中的实际应用[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9 尹常庆;;对企业环境管理体系遵守《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探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10 郭立水;刘峻至;韩鹏泽;;环境综合应用平台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宗建树;企业环境行为接受公众监督[N];中国环境报;2003年
2 记者 李禾;污染企业将被强制公开环境信息[N];科技日报;2007年
3 孙秀艳;尊重公众环境知情权[N];人民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梦娟;超标排污企业将被强制公开环境信息[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冯永锋;数字环保给你环境知情权[N];光明日报;2010年
6 钟新;我国将强制污染企业公开环境信息[N];中国改革报;2007年
7 方芳;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大势所趋[N];中国环境报;2007年
8 王玲;《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将施行[N];经济日报;2007年
9 顾瑞珍邋李世钰;专家:公开环境信息利于公众参与环保[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张沉;环境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的基础[N];经济观察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朝梁;中国酸雨污染治理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任东;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植物病害识别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健;考虑环境信息和个体特性的人员疏散元胞自动机模拟及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赵高辉;公众视角下网络的政治作为[D];复旦大学;2010年
5 张怀清;基于Internet的林业资源环境信息服务系统(FINFOSYS)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1年
6 肖华;企业环境报告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7 庄严;移动机器人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定位及地图创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8 范波;基于Agent的多机器人信息融合与协调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9 陈云;基于O-O与STEP技术的制造环境和工艺计划模型研究及其工具开发[D];上海交通大学;1995年
10 吴丽娟;环境意识的组织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静邦;论环境知情权的法律保障[D];广东商学院;2011年
2 王东兰;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3 俞淑芳;我国农民环境知情权法律保护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任以;论我国环境知情权建设[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万美;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的权利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雪;论我国环境知情权及其法律保护[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俏;我国环境知情权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8 李岩;论环境知情权的法律保护[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9 谢锐;论环境知情权的法律保障[D];江西理工大学;2012年
10 周郴保;环境知情权法律制度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众环境知情权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4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404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