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论盗伐林木罪

发布时间:2017-05-30 05:10

  本文关键词:论盗伐林木罪,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它能够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盗伐林木罪不仅直接侵犯财产利益,更对人类及其他一切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大气污染等问题无不威胁着我们的生活。因此,全面、深入地研究我国盗伐林木相关问题的理论与实务,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盗伐林木行为相关立法的历史沿革,我国对盗伐林木的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历经时间的洗礼,,演变至今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二部分对盗伐林木罪犯罪构成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解析,探讨了盗伐林木罪的复杂客体、犯罪对象、行为类型,以及关于“盗伐”、“非法占有目的”、“数量较大”等相关问题的阐释。第三部分对盗伐林木罪司法认定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探析,对罪与非罪、盗伐罪与其它罪名进行了界分。第四部分对完善盗伐林木罪的立法提出了粗浅的建议。
【关键词】:盗伐林木罪 犯罪构成 司法认定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4.3;D922.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9
  • (一) 选题依据7
  • (二) 研究现状7-8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8-9
  • 一、 盗伐林木行为相关立法的历史沿革9-14
  • (一) 我国古代关于破坏森林的法律规定9-10
  • (二) 我国建国以前的森林法10
  • (三) 我国建国以后的森林法10-11
  • (四) 我国盗伐林木罪的法律渊源及发展11-14
  • 二、 盗伐林木罪的犯罪构成相关问题论析14-20
  • (一) 盗伐林木罪的复杂客体解析14-15
  • (二) 盗伐林木罪的犯罪对象分析15-16
  • (三) “盗伐”及“非法占有目的”之分析16-17
  • (四) 盗伐林木罪“数量较大”之分析17-18
  • (五) 盗伐林木罪的行为类型分析18-20
  • 三、 盗伐林木罪的司法认定疑难问题探析20-24
  • (一) 罪与非罪的认定20-22
  • (二) 盗伐林木罪与其它相关犯罪的界分22-24
  • 四、 盗伐林木罪的立法完善建议24-26
  • 结语26-27
  • 参考文献27-28
  • 后记2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永红;;刑法第407条的立法完善[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周伯煌;宣裕方;张慧;;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制度障碍及其对策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6年06期

3 于成江;;论破坏林木资源案件侦查[J];林业资源管理;2009年06期

4 周训芳;;关键术语的法律解释对林业法实施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李黎;他犯了什么罪[J];新疆林业;2004年06期


  本文关键词:论盗伐林木罪,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4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4064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7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