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黄河下游水权转换中农民利益保障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6 15:04

  本文关键词:黄河下游水权转换中农民利益保障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农业水权的转换在黄河流域已经开展多年,对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工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流域机构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进水权转换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农民的利益。因此,提出建立黄河下游引黄用水转换中农民参与的平等协商机制,内容主要包括农民参与的范围、手段和相关制度保障;还要建立水权转换中的农民利益补偿机制,内容主要包括补偿的条件、补偿方式、补偿渠道、补偿额的确定和制度保障等。通过法律、制度上的设计,保障农民的基本水权在水资源市场化配置过程中不被低估。
【作者单位】: 黄河水利委员会办公室;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关键词】水权转换 农民利益 保障机制 补偿机制 黄河下游
【分类号】:TV213.4;D922.66
【正文快照】: 农业水权的转换在黄河流域上中游宁蒙地区已经开展多年,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对于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工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力推进黄河下游引黄供水地区的农业用水水权转换,以工业反哺农业,是优化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确保下游沿黄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骥,董藩,刘毅;试析我国水资源管理的对策[J];中国水利;2005年05期

2 吴国平,洪一平;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补偿机制的探讨[J];中国水利;2005年11期

3 孔慧琴;;论承德生态环境及水资源情况与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建立[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2期

4 张彬;余文学;;利益均衡下的蓄滞洪区运用机制构建[J];人民黄河;2010年03期

5 胥卫平;司训练;李括;;缺水城市雨洪资源利用及补偿机制未来研究方向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4期

6 吴建军;;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建设节水型社会若干问题的探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08年12期

7 朱延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8 刘建忠;韩德军;顾再柯;;贵州水电资源开发利用前景的分析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年12期

9 贺新春;崔树彬;严黎;郑江丽;;建设项目取退水影响补偿机制与补偿措施研究[J];中国水利;2009年02期

10 张俊萍;齐书善;候平亮;崔莹;;开封引黄涵闸供水渠道防淤减淤保障机制[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宏谋;蔡大应;;河流补偿机制的政策研究与设计[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黄河中下游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题论坛文集[C];2008年

2 施俊跃;王杏会;;钱塘江海塘投入补偿机制的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张文鸽;胡玉荣;陈连军;;黄河水权转换期限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贺新春;李杰;严黎;郑江丽;;建设项目取退水影响补偿机制与补偿措施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武模革;王德利;程怡萱;;山东黄河水权转换思路初探[A];水资源管理与河流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董藩;刘毅;;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何文学;陈晓东;李茶青;;水域的概念、功能、权属[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8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云南水电事业可持续发展[A];南方十三省(区、市)水力发电学会秘书长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赵麦换;徐晨光;;水库调度的流域化、生态化[A];2008中国水力发电论文集[C];2008年

10 潘泊;;淮河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模式初步研究[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容与;陕西呼吁建立南水北调长效补偿机制[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2 来建强;水资源保护:福建泉州推行“上下游补偿机制”[N];经济参考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何忠平;四川提补偿机制:每年增地200万亩[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4 吴睿鸫;水资源补偿机制势在必行[N];证券时报;2008年

5 王宏义(山西省水资源研究所);建立工业用水定额实施的保障机制[N];中国水利报;2006年

6 张旭;非防洪工程占用河道及防洪工程补偿机制探讨[N];黄河报;2006年

7 王世昌;促进库区社会稳定与发展[N];贵州日报;2007年

8 蔡劲松;水源地要保护更要补偿[N];中国财经报;2008年

9 谢良兵;京冀流水账[N];经济观察报;2008年

10 张延龙;汉中论剑:水的“钱”题[N];经济观察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春玲;水资源恢复的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3年

2 杨向辉;我国水权转换模式及转换价值评估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3 孔珂;黄河应急调水补偿机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4 夏忠;考虑冲突、补偿和风险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5 史淑娟;大型跨流域调水水源区生态补偿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6 孙凡;引大济湟工程的效益转换分析及动态补偿机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7 朱东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制度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8 朱卫东;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经济特征分析及管理体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明;新时期云南省防洪减灾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李群;东江流域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3 耿宁;水权的时间结构与水资源配置效率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4 于琪;沂沭泗水利局水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5 陶凤玲;黄河龙羊峡水电站发电损失分析及测算[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6 陶东海;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苏受水区农业供水价格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杨永芹;安阳电厂与万金灌区水权转换方案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马冬梅;水利利用外资项目还贷机制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9 戚浩;甘肃省张掖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10 梁丽娟;流域生态补偿市场化运作制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黄河下游水权转换中农民利益保障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6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486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e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