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构建
发布时间:2017-07-06 17:18
本文关键词: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构建
【摘要】:现代社会以工业的高速发展为基础,为人们带来了快捷、方便、舒适、优美的生活,但它持续扩张造成了污染产业的“梯度推进”。而环境恶化的趋势,严重的污染事件时刻困扰着人们,并直接对人们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甚而延伸到社会政治问题。由此,因环境侵权而引发的民事诉讼也不断地增加,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侵权赔偿案连接发生。所谓环境侵权,是指行为人损害当事人的环境权益的一种侵权模式。环境侵权行为与一般侵权行为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第一,环境侵权行为具有间接性。在多数情况下,环境侵权行为往往通过媒介物间接地侵害人的健康和财物。第二,环境侵权行为具有持续性、潜伏性。环境侵权行为往往导致损害结果长期而持续地存在并难以恢复。第三主体判断上具有困难性。环境侵权行为的加害人和受害人难于准确判明的情况普遍存在。本文在此背景下,对我国的环境侵权案件中的因果关系的认定和构建,在参考外国司法实践及结合本国现实的情况下,做了具体的分析和研讨。 第一章目前司法实践对于因果关系认定的现状,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梳理了现有法律规定,另一方面则对既存公布的法院判决进行了研读。得出结论为,目前司法机关在适用纷繁复杂的环境侵权案件时,在处理因果关系的问题上,并没有统一可以适用的标准,导致机械套用法条及误用因果关系理论的情况经常发生,也影响到了归责的准确性。 第二章从因果关系确定的目的概述实践例子入手,解释了确定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对于明确环境侵权责任的重要性。在目前的法律框架内,囿于法律规定的缺失和司法实践理论的相对不统一,也缺乏通过司法实践形成的有示范效应的案件,因此对于司法机关而言,裁判类似案件,尤其是在因果关系的判定方面,实际上是存在一定的困难的。 第三章环境侵权因果关系构建之理论借鉴,借鉴了英美法系、日本、德国等过对于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法律规定和理论思想。该些司法实践及法律理念能丰富我国环境侵权的司法实践,而其中“相当因果关系”的理念对于我国的理论及实践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第四章我国因果关系构建之路径,该章在分析了我国目前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领域存在不足、借鉴了国外的理论、经验之后,提出了构建我国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一些想法,其中“相当因果关系”的理论应当着重被采纳和重视,在因果关系的判断上,也应着重区分“责任成立的因果关系”和“责任范围的因果关系”。同时,环境侵权的特殊性,也必须在因果关系的认定上得以体现。
【关键词】:环境侵权 因果关系 举证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前言7-9
- 第一章、 中国目前司法实践对于因果关系认定的现状9-13
- 第一节 现有法律之规定9-10
- 第二节 司法实践的现实10-13
- 第二章、 因果关系确定的目的概述13-15
- 第一节 现有理论之检讨13
- 第二节 铅中毒案带来的思考13-15
- 第三章、 环境侵权因果关系构建之理论借鉴15-25
- 第一节 因果关系一般判断规则之梳理16-20
- 第二节 因果关系判断方式的新发展——在环境侵权上的体现20-22
- 第三节 对于各理论评价22-25
- 第四章、 我国因果关系构建之路径25-38
- 第一节 因果关系判断之递进层次25-26
- 第二节 因果关系的构建:责任成立与责任范围26-36
- 第三节 影响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理论的其他因素36-38
- 结语38-39
- 注释39-43
- 参考文献43-45
- 后记45-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静;孙宁;夏建新;侯贵光;;中国环境风险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1期
2 王泽鉴;朱虎;汪洋;徐同远;;德国民法的继受与台湾民法的发展[J];比较法研究;2006年06期
3 宋宗宇;;环境侵权因果关系判断标准的理论歧向与体系建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王明远;德国《环境责任法》的基本内容和特色介评[J];重庆环境科学;2000年04期
5 闫晓丽;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问题探讨——第三因素介入的因果关系认定[J];当代法学;2002年12期
6 朱岩;;当代德国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理论和实务中的主要问题[J];法学家;2004年06期
7 孙凯;;论我国侵权行为法上因果关系的理论实务现状及存在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7年02期
8 杨阳;;借鉴日本公害诉讼因果关系推定完善我国环境侵权诉讼[J];法制与社会;2007年03期
9 焦程程;;试析审判实务中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认定——兼论因果关系推定与因果关系举证责任倒置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2012年04期
10 梅益峰;损害赔偿责任范围因果关系之分析[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527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527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