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可持续发展视野下自然资源的非财产性
本文关键词:论可持续发展视野下自然资源的非财产性
【摘要】:在近代以来权利观念的主导下,自然资源被沦为人类占有、控制的财产,因而导致了现代环境危机的爆发,进而催生了可持续发展观念。把自然资源视为财产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并且这一错误认识得到人们常识和法律文本的"支持"。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纠正这种错误认识,进而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探寻新的法律路径。文章主要运用理论分析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证明可持续发展观念要求为保护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而对自然资源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进行限制,强调自然资源的生态完好性。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视野下,自然资源实际上就是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和摇篮,而不是人类的财产。这一结论应该是人们处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基础性前提,同时也是我们进一步探索可持续发展视野下有关自然资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起点。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 财产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生态整体主义视角下的自然资源权体系及实施机制研究”(编号:11CFX041)
【分类号】:D922.6;X2
【正文快照】: 自然资源在传统的法学理论中一般被视为财产,作为私权利的客体,进而成为人们争相夺取、占有与控制的对象。这种观念伴随着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的经济理性,必然导致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瓜分与乱开滥采,最终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威胁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冉昊;财产含义辨析:从英美私法的角度[J];金陵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万年庆;罗焕枝;刘学功;;对自然资源概念的再认识[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霞;党玲博;朱忠业;;基于可持续理论的旧住宅改造策略——以夏热冬冷地区旧住宅改造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3期
2 余延满;冉克平;郭鸣;;企业法人目的范围外行为新探——兼评《合同法》第50条之规定[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刘伟;苏新连;;安妮·普鲁的小说《老谋深算》的生态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侯国跃;;试论物权法基本原则的确定——兼评《物权法(草案)》的相关规定[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钱之佳;萧玲;;科学发展观:社会发展的新范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张辉;;是非环境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唐建生;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张昕;;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高海宁;;论海域物权制度对传统物权制度的挑战和发展[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玉建;张秀兰;朱建华;季明川;;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空间优化和模式分析[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毛雪艳;;天水——宝鸡区域经济发展对比与天水发展对策研究[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3 倪敏东;黄颖;罗明;汪雯婕;;空间与产业结合的近期建设规划探——以宁波市江东区近期实施规划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王东;;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哲学基础与四大难题[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海滨;;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7 魏文娟;;浅析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关系[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钱喜阳;;论实用对内在价值的超越——实用主义的环境伦理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曹桂红;;低碳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博弈论[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罗桥顺;党红;张智光;;宝安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土地资源配置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秀渊;拉丁美洲民法典的历史与现实[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杨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李华;基于系统仿真和情景模拟的崇明生态安全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吕当振;O_2/CO_2燃烧方式下煤中S析出行为及其与Ca相互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胡小伟;我国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璐;论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承担[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詹洁;矿产资源的刑事保护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陈德荣;广西区河池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互动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王力国;城市地段空间生态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勇,李秀萍,刘朋涛,贾晋峰;自然资源价值新论——Ⅰ自然资源有价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10期
2 张二勋,秦耀辰;20世纪资源观述评[J];史学月刊;2002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卫先;;论可持续发展视野下自然资源的非财产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健;刘峰;龙腾;;基于射频采样的卫星自主完好性监测技术[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2 蒋凯;段晓君;郑言;杨文强;;基于卫星完好性的监测站网络布局分析[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3 李晓宇;董绪荣;胡晓粉;贾蕊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好性风险仿真分析[A];第五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S5 卫星导航增强与完好性监测[C];2014年
4 牛飞;韩春好;陈金平;张义生;;基于非高斯分布的完好性方程计算分析[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5 边朗;韩虹;蒙艳松;刘文山;王伟;张立新;;卫星自主完好性监测(SAIM)技术研究与发展建议[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6 郭美杉;杨文辉;王彩霞;;局域增强系统完好性性能评估技术研究[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7 李锐;高为广;原彬;张新源;;基于多样本累积的卫导系统缺星完好性监测方法[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8 吕志伟;郝金明;;卫星广域增强系统完好性性能测试方法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9 蒋凯;段晓君;杨文强;郑言;姚静;朱炬波;;基于系统级算法的北斗导航系统完好性分析[A];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0年
10 刘宇宏;田瑞甫;徐亮;陆远;余洋;;GNSS完好性监测与评估技术研究[A];第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宝 木;在老相机中淘金[N];中国商报;2004年
2 超波;收藏老相机前景可观[N];市场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亮;陆基增强系统定位与完好性监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2 杨传森;卫星导航用户端自主完好性监测理论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3 牛飞;GNSS完好性增强理论与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4 刘文祥;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处理与完好性监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靖宇;组合导航系统完好性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唐冬梅;地基增强系统广义完好性保障体系设计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3 刘慧芹;广域差分GPS完好性监测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蒋凯;卫星导航系统完好性指标分析与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娄上月;接收机自主完好性监测及系统仿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6 蒋德杰;基于惯性辅助卫星导航完好性监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7 陈代强;基于SMP2导航系统完好性仿真的设计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911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59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