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我国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7-07-29 21:31

  本文关键词:我国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的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跨流域调水 生态补偿 法律制度


【摘要】:跨流域调水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协调调水沿线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焦点问题是生态补偿。生态补偿不仅要得到国家政策支持,而且有赖于法律的权威性、稳定性,切实保障生态公平与社会正义实现。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应积极确认和引导不同类型补偿主体出现,受水区企业、社会组织及自然人都可以成为补偿主体;受偿主体不但可以是作为国家、社会组织和自然人的"人",也可以是生态环境;生态补偿标准暂不宜在国家层面作相关立法规定,但应明确其法定要素;健全生态补偿监督机制,应强化国家监督的作用,并发挥社会监督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跨流域调水 生态补偿 法律制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BFX077) 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与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重点项目(2011A004)
【分类号】:D922.66
【正文快照】: 21世纪初,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了高度关注。2006年,我国颁布《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的批复》、《东江源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施方案》等文件,呼吁尽快建立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机制。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韩东;;我国农民用水户协会的合法性初探[J];水利发展研究;2008年05期

2 朱桂香;;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5期

3 李茜;刘琦;;构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魏晓燕;夏建新;吴燕红;;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调水工程移民生态补偿标准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5期

5 高小萍;;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J];中国财政;2010年16期

6 曹明德;王凤远;;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问题分析——以南水北调中线库区水源区(河南部分)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02期

7 王军锋;侯超波;;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框架与补偿模式研究——基于补偿资金来源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春光;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品文;陈晓飞;张斌;朱厚菲;;调水工程生态补偿的分阶段推进战略[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年07期

2 伊媛媛;;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的利益平衡分析[J];法学评论;2011年03期

3 才惠莲;;论生态补偿法律关系的特点[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刘文浩;仲金虎;范天来;陈晓龙;张复;范育新;;陕北石油产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靖边县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3年05期

5 郭元;;清水河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3年10期

6 戴茂华;谢青霞;;论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构建——以稀有金属矿开发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7 张意翔;成金华;王菁;;基于能源问题区域差异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8 胡文娟;李永;;生态补偿制度法律探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4年02期

9 刘冰冰;贾爱玲;;生态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环境公平[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10 张猛;崔海兰;梁成华;吕久俊;;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区域生态补偿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思源;;论湿地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以鄱阳湖湿地为例[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王凤远;;湿地生态补偿制度简论[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张守平;;国内外涉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A];重庆市水利学会“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水资源 服务城乡发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3年

4 宋蕾;董自富;;论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才惠莲;;我国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的探讨[A];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4年

6 常丽霞;;草地生态补偿:国家法与习惯法的暗合与补缺——甘南藏族牧区草地生态补偿政策实践的法人类学考察[A];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4年

7 陈微;;国外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实践及启示[A];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4年

8 黄智宇;;论生态补偿的监管机制[A];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4年

9 徐忠麟;王亮亮;;流域生态补偿市场机制的若干问题探讨[A];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4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4年

10 沈满洪;谢慧明;;生态经济化的理论思考[A];“生态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生态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与管理政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谭敏;成渝城镇密集区空间集约发展综合协调论[D];重庆大学;2011年

3 马爱慧;耕地生态补偿及空间效益转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马志波;天然商品林生态补偿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5 才惠莲;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6 李永宁;生态利益国家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刘世强;水资源二级产权设置与流域生态补偿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8 李超显;基于外部性理论的流域上下游区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付意成;流域治理修复型水生态补偿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3年

10 张杰平;跨流域调水补偿制度创新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翠;建立生态补偿的依据及其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郑水丽;基于国际经验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施燕;环境法视野下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黄佳;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市场化法律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5 韩凌芬;流域生态补偿的准市场机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自冬;生态补偿的价值目标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王丹丹;土地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彤;大连市水源地保护区生态脆弱性评价及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璐;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探究[D];郑州大学;2011年

10 王女杰;基于生态服务和生态消费的区域生态补偿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海生;肖复明;张学玲;;基于生态足迹变化的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定量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6期

2 徐祥民;;从环境侵害看环境法的使命[J];城乡建设;2006年01期

3 钱水苗,王怀章;论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构建——从社会公正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曹明德;排污权交易制度探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孔志峰;;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政策设计[J];财政与发展;2007年02期

6 胡熠;黎元生;;论流域区际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以闽江流域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吕忠梅;绿色民法典:环境问题的应对之路[J];法商研究;2003年06期

8 曹明德;对建立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思考[J];法学;2004年03期

9 周映华;;流域生态补偿的困境与出路——基于东江流域的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02期

10 张怡;王慧;;环境利益公平分享语境下“养护者受益原则”解析[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小文;美国环境正义理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华春;政府财政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杨娟;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彭丽娟;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赵建林;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张虹;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机制的构想[D];兰州大学;2006年

6 王良海;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麻丽珍;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侨大学;2007年

8 刘旭芳;生态补偿基本问题的法律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颜海波;流域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10 潘金;我国生态环境补偿法律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治斌;;“生态补偿激励机制”探讨[J];学习月刊;2009年08期

2 王萍;;生态补偿立法正当时[J];中国人大;2010年15期

3 吴国庆;;完善生态补偿和奖惩机制的对策建议[J];政策w,

本文编号:591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591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2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