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水权交接生态补偿协同治理创新研究
本文关键词:湘江水权交接生态补偿协同治理创新研究
【摘要】:流域生态补偿是河流综合治理的发展方向。湘江流域水权交接能够有效解决水资源"行政外部性"矛盾,生态补偿可以解决水资源"经济外部性"问题,两者有机结合的水权交接补偿机制是湘江流域综合治理的有效手段。湘江流域水权交接生态补偿的协同治理创新,必须针对湘江流域特点,强化《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的法律责任,新建湘江流域管理局,水权交接生态补偿的垂直管理,加强科学研究以及地方政府协同创新,才能有效运作。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
【关键词】: 湘江流域 水权交接 生态补偿 协同治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流域水权交接生态补偿机制研究”(14BGL098)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三峡运营后湖南水危机现状及对策研究”(2013A02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基于‘两型社会’的企业环境友好行为引导机制研究”(CX2014B27)
【分类号】:D927;D922.66
【正文快照】: 水权交接是本文拟出的一个概念,与水权交易相对应,是在水权初始分配的基础上,流域内部的上下游水权人(行政区)之间,按照相邻原则在其管辖边界(如行政区出境处)将水资源交给临近的下一个水权人(行政区)。水权交接遵循河流生态流动规律的“权责利”交接,既是基于水资源的公共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晶;国际河流管理和内河流域管理比较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2期
2 王兵;臧玲;;伊洛河流域开发战略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6期
3 杨道波;;流域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9期
4 施雪;普利锋;张力小;马宁;;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矛盾研究——以丹江口水库流域为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3期
5 王春业;聂佳龙;;外部不经济理论视角下的权利冲突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1期
6 何大伟;三峡库区流域管理模式探讨:机构、法律与制度[J];科技导报;2000年03期
7 吴家庆;卿孟军;;长株潭一体化与行政管理体制的变革[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6期
8 潘闻闻;;中国建立水银行制度的理论初探[J];中国水利;2011年22期
9 李丹,黄德忠;流域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J];水资源保护;2005年04期
10 樊辉;;流域管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J];商业时代;2012年2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雷;刘琴;周思迪;蔡娟;;小流域河流综合治理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5期
2 陈梅;钱新;;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控制的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02期
3 胡文俊;陈霁巍;张长春;;多瑙河流域国际合作实践与启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7期
4 李宁;赵伟;;我国区域生态补偿实践中的制度改进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易伟明;李志龙;;环境保护中监管部门行为选择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4期
6 王艳;丁德文;;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博弈分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余凡;刘金锤;叶茂;徐海量;赵淑杰;乔木;;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生态经济功能区划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6期
8 王晓燕;曹利平;;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排污收费理论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12期
9 宋红丽;薛惠锋;董会忠;;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方式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8年02期
10 幸红;;流域水资源管理相关法律问题探讨[J];法商研究;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世进;何凯;;论运用综合生态系统模式完善我国流域管理制度[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薛晗;;中国钢铁业的困境和应对新思路[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学雄;参与式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调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2 杜丽娟;水土保持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郭峰;流域管理体制中的协调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黄润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5 王蕾;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补助方案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梁国付;伊洛河流域景观动态及其径流效应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7 接玉梅;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8 王万同;基于遥感技术的区域地表蒸散估算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 才惠莲;我国跨流域调水水权管理准市场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10 徐光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文伟;湘江流域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丽;太湖水资源流域管理体制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3 汪晓敏;中国国际河流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于艳;我国城市环境的合作治理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马春燕;太湖流域水环境信息共享与互动机制构建[D];苏州大学;2011年
6 卜红梅;环境或公共政策演变对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符燕国;山地城镇防洪减灾与景观生态特征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范春英;城市化进程中河流综合管理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9 王丽婷;农村征地移民参与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来玉香;陕西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环;;流域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5期
2 王树义;流域管理体制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4期
3 陈易;公众参与中的若干问题[J];城市问题;2002年01期
4 郝铁川;权利冲突:一个不成为问题的问题[J];法学;2004年09期
5 翟银燕,孙卫;中国水银行制度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李铮;解决国际淡水资源争端的条法化综述[J];国际资料信息;2002年10期
7 霍家明;流域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构想[J];海河水利;2000年02期
8 李启家,姚似锦;流域管理体制的构建与运行[J];环境保护;2002年10期
9 多金环;赵秋月;孔令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亟待完善[J];环境保护;2009年13期
10 陈皓;加利福尼亚的“水银行”[J];环境导报;2000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3年
2 余春祥;绿色经济与云南绿色产业战略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治斌;;“生态补偿激励机制”探讨[J];学习月刊;2009年08期
2 王萍;;生态补偿立法正当时[J];中国人大;2010年15期
3 吴国庆;;完善生态补偿和奖惩机制的对策建议[J];政策w,
本文编号:593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593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