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权的初始分配及流转条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05:17
本文关键词:流域水权的初始分配及流转条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水市场 流域水权 初始分配 层次分析法 流转条件
【摘要】: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愈来愈高。水资源正从过去无竞争性的公共产品变为现在稀缺的具有竞争性的社会资源。在我国,大多数流域的下游地区为经济发达地区,该地区的水环境安全应优先得到保障。但是,由于用水外部性的存在,下游地区往往也是水质最差、水污染负荷最大的地区,而公共水权制度下的水资源缺乏合理的产权界定和定价,往往会使这一情况加剧。 世界各国针对水资源的使用和保护进行了体制创新,但由于自然条件、社会习俗、经济发展、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不同,这些体制创新的普适性并不强。我国也曾通过南水北调、东阳—义乌水权交易等举措进行了水资源流转的短暂而有利地尝试,但却缺乏长效机制的支撑。流域水市场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增进整个流域的社会福利,还可以解决中上游地区对水环境保护的利益补偿问题,同时也打破了行政区划的制约,实现水资源在流域空间的统一管理,是一项可长期实施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而水权的初始分配及交易流转,就是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文的主体内容包含五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国内外对水权、水市场制度的研究内容。第二章,水市场建立的理论基础及公共水权制度的弊端分析。该章主要阐述建立水市场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第三章,,流域水权的界定及其初始分配原则。此章主要为流域水权的初始分配作铺垫。第四章,流域水权的初始分配。举珠江流域为例,以流域内各行政省区为分配单元,对流域水权的初始分配进行实证。第五章,流域水权的流转条件分析。在流域省区分得水权的基础上,着力研讨了水权在水市场实施交易流转需具备的支持条件。其中,第四章和第五章为本文研究重点。
【关键词】:水市场 流域水权 初始分配 层次分析法 流转条件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66;TV213.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3
- 1.1.1 研究背景10-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文献综述13-18
- 1.2.1 国外水权和水市场制度研究13-15
- 1.2.2 国内水权和水市场制度研究15-18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8-20
- 第二章 水市场建立的理论基础及公共水权制度的弊端分析20-27
- 2.1 水市场建立的理论基础20-22
- 2.1.1 市场经济理论20
- 2.1.2 产权理论20-21
- 2.1.3 新制度经济理论21-22
- 2.2 公共水权制度的弊端分析22-26
- 2.2.1 公共水权制度的弊端23-24
- 2.2.2 水市场制度对弊端的纠正24-26
- 2.3 本章小结26-27
- 第三章 流域水权的界定及其初始分配原则27-33
- 3.1 水权体系的梳理27-29
- 3.2 流域水权的界定29-30
- 3.2.1 流域水权的准入界定29
- 3.2.2 可交易水权与非交易水权29
- 3.2.3 流域水权的权能界定29-30
- 3.3 流域水权的初始分配原则30-31
- 3.4 本章小结31-33
- 第四章 流域水权的初始分配——以珠江流域为例33-49
- 4.1 珠江流域概况33-34
- 4.2 流域水权初始分配的方法——AHP(层次分析法)34-35
- 4.3 珠江流域水权初始分配的实证研究35-48
- 4.3.1 建立珠江流域水权初始分配的递阶层次结构35-38
- 4.3.2 计算指标层各指标对目标层的权重38-45
- 4.3.3 输入分配省区对应各指标的评定值45-47
- 4.3.4 决策方案层各省区的分水比例47-48
- 4.4 本章小结48-49
- 第五章 流域水权的流转条件分析49-62
- 5.1 流域水权流转的基础条件49-57
- 5.1.1 流域水权的交易主体49-51
- 5.1.2 流域水权交易的凭证设计51-52
- 5.1.3 流域水权交易的初始定价52-54
- 5.1.4 流域水权的交易机制和结算方式54-56
- 5.1.5 流域水权交易的流动性补充56-57
- 5.2 流域水权流转的推动条件57-60
- 5.2.1 水权交易的交易成本57-58
- 5.2.2 水权交易的外部性58-59
- 5.2.3 降低流域水权交易的交易成本与外部性的措施59-60
- 5.3 本章小结60-62
- 结论62-63
- 参考文献63-68
- 附录68-7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6-77
- 致谢77-78
- 附件7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新育;吴旭贤;;流域水市场建设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现实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2 孟祺;尹云松;孟令杰;;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研究进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5期
3 刘克亚,黄明健;刍议水权市场的建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4年04期
4 王小军;蔡焕杰;张鑫;张同泽;王健;褚建华;;石羊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模型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年02期
5 胡继连,葛颜祥;黄河水资源的分配模式与协调机制——兼论黄河水权市场的建设与管理[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6 崔传华;水权初始分配方法初探[J];海河水利;2005年04期
7 郑忠萍,彭新育;我国水市场研究述评[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林有祯;“初始水权”试探[J];浙江水利科技;2002年05期
9 彭新育;沈群;;我国流域水资源产权界定的约束[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05期
10 崔建远;水权与民法理论及物权法典的制定[J];法学研究;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623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623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