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雾霾防治法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20:01
本文关键词:我国雾霾防治法制研究
【摘要】:大气污染防治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雾霾的产生,其本质还是人类活动造成。21世纪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带给我们的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雾霾污染不仅仅是环境问题,也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那就是确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兼顾到环境保护。先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了损害,用环境污染换来的经济增长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当前,我国将环境生态法治建设列为我国重要的发展规划,那么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便是顺理成章。我国对于雾霾防治的法制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从立法、执法、法律监督等层面都有了法律依据。从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可以看出我国对于环境污染治理的决心。但是,由于我国法制建设任务尚未完成,法治体系尚不完善,对于新型的大气污染的法制治理还在摸索阶段,从立法体系到法律实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具体而言,第一,法律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的雾霾防治是以《大气污染防治法》为基础,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原则来制定雾霾防治制度。但是《大气污染防治法》中的规定过于原则性,导致很多规定缺乏操作性,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而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目前尚未出台。另外由于雾霾污染成因的复杂性,雾霾防治需要其他多个行政部门的配合,如公路、建筑、机动车管理等部门没有关于雾霾防治的立法。最后,地方政府是雾霾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省市对雾霾防治都没有专门的法规出台,这也是导致雾霾防治成效不显著的一个原因。第二,雾霾防治相关制度不完善。比如,公益诉讼制度、总量控制制度、区域联防联控制度都有一定程度的缺陷。历史上,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期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例如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东京的“水俣病事件”、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这些国家在依法治理大气污染方面的经验都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首先,国外由于大气污染防治起步较早,往往有一套比较成熟的法律体系。其次,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制度很多是借鉴国外的经验,所以深入分析国外的制度有利于根据我国的国情完善我国现有制度。根据国外的大气污染防治经验来看,雾霾防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完善的法律体系必不可少。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首先应当尽早出台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细化法律规定。其次,制定雾霾防治特别法,对不同的雾霾污染源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后,地方人大制定地方性法规,与中央的法律形成互补,整体构成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在具体制度方面,应当明确区域联防联控主体、健全信息共享和公众参与;扩大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改变总量控制模式,细化管理制度,加强技术支撑。
【关键词】:环境保护 大气污染 雾霾防治 法制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6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4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10-11
- 1. 选题背景10-11
- 2. 选题意义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1. 国内研究现状11-12
- 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13
- 1. 研究思路13
- 2. 研究方法13
- (四)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13-14
- 1. 论文的创新13
- 2. 论文的不足13-14
- 一、我国雾霾防治法理基础14-21
- (一)雾霾的来源、成因及危害14-16
- 1.雾霾来源14
- 2.雾霾成因14-16
- 3.雾霾危害16
- (二)雾霾防治法制理论依据16-21
- 1.公民环境权理论16-17
- 2.可持续发展理论17-18
- 3.环境法治理论18-21
- 二、我国雾霾防治法制现状及缺陷21-29
- (一)我国雾霾防治法制现状21-25
- 1. 我国雾霾防治立法现状21-22
- 2. 我国雾霾防治制度现状22-24
- 3. 我国雾霾防治法制实施成效不明显24-25
- (二)我国雾霾防治法制缺陷25-29
- 1. 法律体系不完善25-26
- 2. 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不健全26
- 3. 公益诉讼制度主体范围小26-27
- 4. 总量控制制度需要完善27-29
- 三、国外大气污染防治法制的经验及借鉴29-37
- (一)典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及借鉴29-33
- 1. 英国以污染物质不同建立法律体系29-31
- 2. 美国以污染源产生时间不同建立法律体系31-32
- 3. 日本以污染物来源不同建立法律体系32-33
- (二)国外大气污染防治制度构建及借鉴33-37
- 1. 英国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制度33-34
- 2. 美国公益诉讼制度34-35
- 3. 日本总量控制制度35-37
- 四、完善我国雾霾防治法制的建议37-43
- (一)完善雾霾防治法律体系37-38
- (二)完善我国雾霾防治相关制度38-43
- 1. 完善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制度38-39
- 2. 完善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39-40
- 3. 完善我国总量控制制度40-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8-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志乔;陆伟芳;;现代大伦敦的空气污染成因与治理——基于生态城市视野的历史考察[J];城市观察;2012年06期
2 陶信平;陈蓉;;陕西省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3 陶信平;略论中国湿地保护[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孙国华;;法制与法治不应混同[J];中国法学;1993年03期
,本文编号:6266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626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