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论自然体能否介入环境公益诉讼

发布时间:2017-08-06 01:10

  本文关键词:论自然体能否介入环境公益诉讼


  更多相关文章: 自然体环境权 诉权理论 环境公益诉讼


【摘要】:理论认为自然体同人类一样享有环境权,但在现行法律体制下其环境权并不能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为加快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步伐,有必要将自然体环境权的性质予以重新界定、并重新审视我国相关的诉权理论和制度完善问题。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自然体环境权 诉权理论 环境公益诉讼
【分类号】:D925;D922.6
【正文快照】: 自然体的环境权环境权是“权利”一词随时代扩充自身内容的必然结果。美国当代著名哲学家J.范伯格直言:“权利这个概念是‘简单的、不可分析的原始概念’”。从其出现到现在,对权利的讨论都没有停止过。在各种学说后面,权利的一般本质并没有改变,即“规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华;循环经济国内外立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年03期

2 宋豫,吴宇;尚未出生的后代的环境权探析[J];商业研究;2002年10期

3 周训芳;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权学说——蔡守秋环境权理论研究述评[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陈力予;中国风景旅游资源转让问题现状调查与前景探究[J];东南学术;2005年05期

5 王建军;李朝阳;田明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体系构建[J];地理研究;2006年03期

6 吴国贵;环境权的概念、属性——张力维度的探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谷德近;论基本环境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赵俊;论我国环境法公众参与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02期

9 卢炯星,罗雪光;论我国环境资源法的体系[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王树义,桑东莉;客观地认识环境法的调整对象[J];法学评论;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许伟煌;;浅析环境权的界定和性质[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褚鑫杰;;灾害法学研究[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3 常纪文;;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的法制培育问题——日本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4 赵艳丽;;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思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李琼;;浅谈公民环境权[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6 张曼;;从《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看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7 高芙蓉;;内蒙古草原资源法制建设的完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明鹏;可持续发展环境政策及其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郑少华;从对峙走向和谐:循环型社会法的形成[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黄军;国家所有权行使论[D];武汉大学;2005年

4 张式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杨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杜万平;环境行政权的监督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许赣申;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王建军;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规划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孟伟;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中的环境刑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胡晓红;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伟京;论建立解决环境冲突的公众参与机制[D];福州大学;2003年

2 杨安源;环境侵权法律救济中的利益衡量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胡晖;论空间权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D];湖南大学;2003年

4 张金艳;我国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5 王彬辉;《防沙治沙法》三项基本原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贾雪池;中俄土地资源法律制度比较[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7 马东姣;我国固体废物管理模式与法律制度的构建[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8 陈秀萍;我国环境标志制度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9 李玉荣;中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10 袁志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6277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6277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1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