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我国环境法律的规制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2 07:38

  本文关键词:我国环境法律的规制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法律规制效率 空间异质特征 空间关联效应 影响因素


【摘要】:本文测度了2006-2010年我国各省域的环境法律规制效率,并对环境法律规制效率的空间异质特征、关联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相关结论,认为:一是我国环境立法效率优于环境执法效率;二是我国环境立法效率与执法效率呈现区域分布的异质特征和关联效应;三是经济增长水平对环境立法效率、执法效率产生负向影响,而居民受教育程度、政府治理投资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经济开放程度分别对环境立法效率和环境执法效率呈现负向、正向影响。
【作者单位】: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环境法律规制效率 空间异质特征 空间关联效应 影响因素
【分类号】:D922.68
【正文快照】: 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水平获得了迅速提升,但长期以GDP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政策使得环境保护现状堪忧,经济增长以自然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为代价,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在国家宏观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危害(Fang et al.,2007)。因此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刚;李树;;中国式分权下的FDI竞争与环境规制[J];财经论丛;2009年04期

2 李斌;彭星;;环境规制工具的空间异质效应研究——基于政府职能转变视角的空间计量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06期

3 蔡敬梅;;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影响[J];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06期

4 李婧;;区域创新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来自中国的实证[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11期

5 李树;翁卫国;;我国地方环境管制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基于地方立法和行政规章实际效率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4年02期

6 吴玉鸣;田斌;;高校知识溢出、产学R&D合作与工业企业创新产出的GWR分析[J];桂海论丛;2014年01期

7 殷德生;江海英;;产城融合中的“三区联动”运行机制与中国实践模式[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8 段庆锋;;我国科研投入的空间创新效应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4年05期

9 王文翌;安同良;;产业集聚、创新与知识溢出——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J];产业经济研究;2014年04期

10 傅利平;涂俊;;市场因素、空间特征对大学创新和知识溢出的影响[J];管理学报;201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树;陈刚;;环境管制与生产率增长——以APPCL2000的修订为例[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华锦阳;;制造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探究及其政策涵义[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龙;;中国区域高等教育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A];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经济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江苏省教育经济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赵文红;刘丽兰;;大学研发对高新企业创建和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柱;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分析[D];辽宁大学;2007年

2 宣晓冬;组织环境管理绩效分析方法与实证[D];浙江大学;2009年

3 白红菊;FDI来源地对我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刘勇;产业集聚对我国区域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于文超;官员政绩诉求、环境规制与企业生产效率[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6 李锴;FDI对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7 夏茂森;辽宁高技术产业基地成长中的政府干预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8 刘静;复杂产品系统集成商创新控制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9 刘勇;产业集聚对我国区域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许爱萍;创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及路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新华;政治联结、政府干预与企业环境绩效[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陈波萍;环境规制下企业投资决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3 冯运科;企业环境技术创新影响机制及政策体系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4 李鹏;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陈琪;基于专利合作分析的广东省产学研创新网络结构与知识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6 黄秀霞;重庆市产业转移承接力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7 杨营贺;基于空间效应的湖南省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8 曹馨予;我国科技进步的金融支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辉;技术创新对中国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0 张朱益;二维邻近、吸收能力与我国省际知识溢出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开华;;论环境法律文化基本原理[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BjoernSveen;工业界为实现环境法律与法规达标而作出的回应[J];产业与环境(中文版);1997年01期

3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法律体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01期

4 万劲波,杨彩霞;环境技术引进的环境法律规制[J];再生资源研究;2001年05期

5 郝运;钱宇丹;;我国环境法律归责的重要地位及完善的阻力[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杨练军;;环保制度和环境法律有效实施的经济根源[J];审计与理财;2008年11期

7 蔡守秋;;完善我国环境法律体系的战略构想[J];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8 刘超;;环境法律政策的绩效分析:一个法经济学的视角[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刘超;;论环境法律的科技内因性[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马绍峰;贺长年;;抗震救灾中的环境法律问题[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增辉;;我国房地产环境法律问题初探——中美相关法律制度的比较与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2 严厚福;;环境法律如何成为“硬”法?——“任何人不得从其违法行为中获利”原则在环境法律中的适用[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3 傅太柏;;环境法调整人与人及自然关系的熵分析[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立;;环境法理论革新:环境法律政策整合?[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陈熹;;论日本环境法律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经济法的前沿[C];2001年

6 刘先辉;;环境法的体系化及其发展方向[A];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2012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娄海东;;环境法律的捍卫——从“环境”概念切入[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于杨曜;傅利英;唐荣智;;非典与中国环境法律思考[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9 梁达西;;绿色民法典:关注并规范环境法律问题[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10 王小钢;;中国环境法律演化的可能进路——以西方法律演化理论为概念工具[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廷勇;重庆出台新规促进执法人性化[N];中国环境报;2007年

2 本刊特约评论员 李景平;环境执法同样决不容情[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3 重庆市潼南县环境保护局副局长 潘文良;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有哪些着力点?[N];中国环境报;2011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蒋朝晖;资深环境法专家作顾问[N];中国环境报;2009年

5 江苏省金湖县环境监察大队 潘永江;影响基层执法的因素及对策[N];中国环境报;2007年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 常纪文;环境法立法和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N];中国环境报;2014年

7 王世玲 定军;环保法修订目标:约束政府行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王昆婷;缺什么?补什么?[N];中国环境报;2014年

9 闫海超;一个人的修法历程[N];中国环境报;2008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王昆婷;理想有多远?短板如何补?[N];中国环境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小钢;追寻中国环境法律发展之新理论[D];吉林大学;2008年

2 王圣礼;论环境法律主体与客体[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杜万平;环境行政权的监督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姜明;在华跨国公司环境法律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魏子健;煤区环境法实施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3 曹建;绿色贸易及我国环境法律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杨白;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环境法的应对[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尚宏博;中国与荷兰环境法的宏观比较[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陈孝礼;论环境法律的规范进路[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耿保江;从典型法典看我国制定环境法典的条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李昱;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若干环境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姚辉;东道国环境法律的变化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10 林璐;论我国环境法律倡导性规范[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0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660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2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