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法哲学根据
本文关键词:论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法哲学根据
更多相关文章: 温室气体 管制 气候正义 公共信托 国家义务
【摘要】: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法哲学根据包括气候正义、公共信托和国家义务3个方面。气候正义的实现以良好的温室气体排放管制制度为基础。国家作为气候公共财产的受托人,应当采取措施管制温室气体排放活动,减缓全球变暖,保护气候系统以及其他公共财产。为了保障公民的基本环境权利,国家应当履行气候保护义务:一方面,要避免或减少因国家自身原因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地为给付义务,即积极地进行温室气体减排的研究和投入,并且制定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法律法规。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管制 气候正义 公共信托 国家义务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820071)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BFXJ01)
【分类号】:D912.6
【正文快照】: 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热点问题,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正承受着气候变化对经济和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压力。通过法律手段实施温室气体排放管制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法哲学的视角探讨政府为什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立新;王竹;;论物权法规定的物权客体中统一物的概念[J];法学家;2008年05期
2 陈醇;论国家的义务[J];法学;2002年08期
3 张翔;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J];法学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真;公共信托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何志鹏;;法的和谐价值:可持续发展时期的新要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6 吴亚平;;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7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9 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10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朱玉苗;;大学章程法律性质考察[A];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C];2011年
3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燕;;异种角膜移植的伦理考量[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田翠琴;赵乃诗;;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晓;洪亮平;;“再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创新方法初探——基于广东省“三旧改造”规划的辩证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科;20世纪英美文官培训发展与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解锟;英国慈善信托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力;;民法传统经典文本中“人”的观念[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2 魏衍亮,周艳霞;美国水权理论基础、制度安排对中国水权制度建设的启示[J];比较法研究;2002年04期
3 魏衍亮;美国州法中的内径流水权及其优先权日问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4期
4 王明远;略论环境侵权救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从环境权的视角分析[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2期
5 戴谋富;论我国自然资源物权体系的构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吕忠梅;环境权力与权利的重构——论民法与环境法的沟通和协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7 章鸿,邹雄,黄韵京;自然资源物权与民事物权之比较——兼谈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建构模式[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05期
8 吕忠梅;论环境法的本质[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9 杨立新;曹艳春;;论尸体的法律属性及其处置规则[J];法学家;2005年04期
10 杨立新;王竹;;论自然力的物权客体属性及法律规则[J];法学家;200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室效应:事实与数字[J];产业与环境;1995年01期
2 ;环境署的大气计划[J];产业与环境(中文版);1995年01期
3 徐新华;史惠祥;姜虹;汪大辉;;江浙沪地区煤炭开采和利用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1996年06期
4 马忠海,潘自强,谢建伦,修炳林;我国核电链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研究[J];辐射防护;2001年01期
5 朱仁斌,孙立广;极区温室气体浓度和排放与气候变化[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2年04期
6 凯特·墨菲,沈跃萍;污染交易[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12期
7 徐华清;美国政府气候变化新计划[J];中国能源;2002年07期
8 段振豪,孙枢,张驰,曾荣树,朱井泉,胡文宣,张毅刚,罗小荣;减少温室气体向大气层的排放——CO_2地下储藏研究[J];地质论评;2004年05期
9 秦小光,蔡炳贵,吴金水,王国安,刘东生;土壤温室气体昼夜变化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5年03期
10 张炜;李义连;;二氧化碳储存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展望[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世亮;;我国应尽快介入国际碳交易并积极发展碳金融市场[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朱铭;徐道一;孙文鹏;韩孟;王文光;;解决大气环境污染的新途径:煤地下气化[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胡敏;;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研究[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骆仲泱;张卫风;方梦祥;岑可法;;温室气体CO_2的回收技术[A];长三角清洁能源论坛论文专辑[C];2005年
5 晏水平;方梦祥;张卫风;骆仲泱;岑可法;;燃煤烟气中CO_2膜吸收分离工艺设计与经济性分析[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6 吴金秀;肖稳安;张华;;SF6气体的辐射强迫和全球增温潜能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大气成分观测、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方双喜;牟玉静;周凌f^;;长江三角洲地区蔬菜地对N_2O排放的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大气成分观测、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吴金秀;肖稳安;张华;;SF6气体的辐射强迫和全球增温潜能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9 方双喜;周凌f^;臧昆鹏;张晓春;张芳;刘立新;姚波;顾帅;;双通道气相色谱法观测本底大气中的CH_4、CO、N_2O和SF_6[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成分与天气气候及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王东启;陈振楼;许世远;孙玮玮;叶明武;;富营养化的水体与温室气体排放[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丹;温室气体酸化海洋威胁海底生物链[N];中国海洋报;2009年
2 杨伶;2008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创新高[N];中国煤炭报;2009年
3 三井化学公司新业务事业部总经理 那和保志;温室气体制化学品不是梦[N];中国化工报;2010年
4 孔岩;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将更精确[N];中国气象报;2010年
5 记者 董永春;气象局承担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建设[N];中国气象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姬钢;把中国温室气体“卖”出去[N];中国环境报;2005年
7 吴海蔓 张杰;温室气体的国际生意[N];经济观察报;2005年
8 实习生 张毅;韩国强化尾气排放标准[N];中国质量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石琨;“碳足迹”计算该信谁[N];文汇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王尔德 实习记者 董曼丽;畜牧业已成世界最大温室气体排放源[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冰强;公共信托理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王艳芬;人类活动干扰下草原温室气体地-气交换特征及碳平衡研究[D];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年
3 马忠海;中国几种主要能源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比较评价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2年
4 郝庆菊;三江平原沼泽土地利用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5 郭李萍;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土壤碳汇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6 白凤华;费托合成反应的催化剂制备和性能研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8年
7 胡静;环境法的正当性与制度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郑小童;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主模态的长周期变化及对温室气体增加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杨志新;北京郊区农田生态系统正负效应价值的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6年
10 胡正华;紫外辐射增强对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吴鹏;城市固体废弃物(MSW)填埋处理温室气体[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2 李瑜婷;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毛子熙;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张中杰;川中丘陵区旱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通量观测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5 张芳;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中与全球变化相关的痕量卤代烃的初步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6 阮雷雷;湖北咸宁地区几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增温潜势[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7 贾石岩;船舶使用岸电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8 秦婷;温室气体增长对北太平洋海洋—大气耦合系统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魏蜜蜜;后京都时代美国气候政策的调整[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10 郑洁;美国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0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660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