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环境侵权民事司法救济路径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01 10:05

  本文关键词:环境侵权民事司法救济路径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侵权 民事司法救济 路径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规模展开,环境问题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对我国环境立法和环境司法提出了挑战。由于环境侵权民事救济法律体系协调性、受害人实体权利及保护、公共利益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我国环境侵权民事司法救济需要从诉讼主体范围、举证责任、事实认定、诉讼支持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以实现平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作者单位】: 黄冈市法学会;
【关键词】环境侵权 民事司法救济 路径
【分类号】:D923;D922.68
【正文快照】: 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事物来说的,是指围绕某一事物并对该事物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就环境侵权这一概念而言,仅指狭义的自然环境。社会系统与环境系统是两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互动系统。没有资源和环境的支撑,人类社会无法生存和发展。但是人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泉生;论环境侵权的诉讼时效[J];环境导报;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良伟;陈慰星;;侵权责任成立要件新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郑晓剑;陶伯进;;侵权责任能力视域内《侵权责任法》第32条与第33条之解释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张宗高;我国证券民事责任制度不足与完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高鹏;论共同危险行为之归责基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5 崔明伍;新闻侵权行为的特殊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杜颖;人格权保护中的保全请求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王俊波;论我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完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闫洪洋;朱绍辉;;论我国林业行政许可制度[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4期

9 冯桂艳;网络时代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10 郭明;;浅析学生管理中的突发事件及处理[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彩申;符勇;唐泽兵;;论中国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途径[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2 林国荣;;侵犯著作权的构成要件——侵犯著作权的法律问题研究之一[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孙玉荣;;环境侵权民事责任中的惩罚性赔偿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4 张景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时效问题[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刘俏;;浅析《水污染防治法》中饮用水源的保护[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叶轶;;消费行为和生态安全的关系探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孙磊;;《生物入侵防治法》的法律原则法律制度构想[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吴雪梅;;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的保护[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天泽;;完善农村饮用水源的法律保障机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欣婷;张波;;法治视野下农村工业污染防治探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杨凡;北极生态保护法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丁利明;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段荣芳;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齐晓霞;药害事故防范与救济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于林洋;广告荐证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阳露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基本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海宁;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高华;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颖;公司控制权配置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宋旭恒;环境权主体理论的理性思考[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玉英;商业广告虚假荐证的民事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尚晓璐;缺陷服务行为致第三人损害的民事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徐媛斐;视频分享网站的侵权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曹康明;论第三人侵害债权及其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高锖;“信息定位服务”提供者网络侵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王小明;船员人身伤亡工伤保险赔偿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波;环境侵权行为民事救济的原则[J];经济论坛;2003年20期

2 江俊蓉;;拿什么拯救你,环境侵权的受害者[J];环境;2004年12期

3 李劲;;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因果关系新探[J];政治与法律;2006年02期

4 潘志伟;;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相关问题探讨[J];社科纵横;2006年09期

5 吕忠梅;;论环境法上的环境侵权——兼论《侵权责任法(草案)》的完善[J];清华法治论衡;2010年01期

6 瞿年生;;论我国环境侵权的司法救济[J];知识经济;2010年24期

7 郑宁;黎桦;;环境侵权的惩罚性赔偿机制探讨[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张慧;;试论环境侵权[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5年02期

9 陈鸿星;;环境侵权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亟待确立[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4期

10 王宏彪;;环境侵权救济模式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贵松;陈建成;陈秋华;;森林旅游业低碳化探讨[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2 杨东贞;颜鹏;徐祥德;;沙尘气溶胶物理化学特征及其输送路径的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3 毛敏娟;张寅超;方海涛;戚福弟;邵石生;胡欢陵;周军;;机载大气环境探测激光雷达[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孙芬;;生态文明视阈下中国生态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魏强;应亚江;;车载探测系统近地面颗粒物监测应用[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6 赵美珍;常永达;;小城镇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路径探索[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胡琳;苏静;张侠;王琦;张文静;;陕西经济重心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重心路径演变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4气候环境变化与人体健康[C];2011年

8 方丽娟;安晓存;陈莉;;哈尔滨春季沙尘天气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A];2004中国科协学术年会第十一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9 王国清;潘松海;戴岩;;山东半岛城市空气质量与区域大气输送之间的关系[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环境监测、预报与污染物控制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任洪艳;冯小平;张云霞;阮文权;;无锡发展低碳经济战略探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李晔 通讯员 高兰英 薛志芬;沙尘来源及其路径[N];中国气象报;2002年

2 连学智;制糖工业污染治理的路径和问题[N];中国轻工报;2000年

3 记者 张胜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五种路径[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闫艳 高杰 见习记者 李莉 范圣楠;江苏六大行动明确路径[N];中国环境报;2011年

5 邹声文 周 玮;百姓环境维权:春天是否来临?[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邵生余;探求“考验期”中的降排路径[N];新华日报;2006年

7 记者 刘军;沙尘暴:未来几年仍较活跃[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本报记者 杭春燕邋郑焱 宋金萍;“严防”控增量 “巧守”减存量[N];新华日报;2007年

9 通讯员 张新顺;大悟积极探索山区“两型社会”建设路径[N];孝感日报;2008年

10 黄建华;沙尘暴三条路径进京环保局四道屏障阻击[N];中国矿业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永彬;排放控制目标下我国最优经济增长路径、减排路径与碳排放趋势研究及模拟系统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朱晓燕;论我国破产企业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的设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爱珍;环境侵权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罗云飞;农村环境侵权行为行政救济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唐,

本文编号:771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771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0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