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污水排放标准制度的特定化——以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纳污红线制度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09-01 10:36

  本文关键词:污水排放标准制度的特定化——以实现“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纳污红线制度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纳污红线 污水排放标准


【摘要】:"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及纳污红线制度是对污水控制提出的更为严格的执法要求,它预期通过实施环境标准增进污水控制的绩效。当前的污水排放标准体系秉持统一化的控制思路,是以水功能区水体功能允许的最高排放值为控制标准,这种规制思路难以实现纳污红线的控制预期。要有针对性地引入特定化的污水控制标准,在既定水功能区划分基础上进行水体及相应排放标准的细化,在纳污总量核定中预留面源污染的空间,并且要针对个体污染源适用特定化标准。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纳污红线 污水排放标准
【基金】:教育部基金项目(10YJC820071)“环境侵权救济诉求下的环保法庭研究:制度绩效与内在机理”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助项目(JB-SK1140)“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协同机制研究”
【分类号】:D922.66
【正文快照】: 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首次关注水利问题。该文件从八个方面预期促进水利的改革发展,其中第六部分明确规定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应对当前水资源过度开发、水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严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娟,李贵宝,华珞,杜霞;日本水环境标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水利;2005年11期

2 洪大用,马芳馨;二元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4年04期

3 苏力;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俊瑜;;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社会化”趋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蔡守秋,郭红欣;环境保护协定制度介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唐明良,卢群星;论地方性法规的行政许可设定权——对《行政许可法》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解读及其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祝志勇,吴垠;内生型制度因子的财政风险分析框架——模型及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2期

5 王瑞全;关于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承担机制完善的思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王勇;李广斌;;对城市规划价值观的再思考[J];城市问题;2006年09期

7 王小钢;环境法侵害排除和排除危害制度——从美、日、德相关诉讼制度的视角[J];当代法学;2005年03期

8 梁志建;;德国联邦宪法法院1999年“财政平衡法”规范审查案判决述评——兼论德国宪法框架下的财政平衡法之借鉴[J];德国研究;2006年01期

9 鲁篱;万江;;多权力格局的冲突与协调——以本轮房地产调控为中心所展开[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苏杨;马宙宙;;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对策[J];调研世界;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郝自然;;环境标准的法性质及其法治化问题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晨;铁燕;;中美水环境标准法律制度比较研究——对我国水污染防治法律的修订启示[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3 吴勇;王霞;;环境诉讼中的因果关系推定探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4 周小光;;环境保护经济刺激手段的缺失与重构——以法律经济学为分析理路[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5 李玲;;日本公害防止协定制度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6 叶全胜;霍尚涛;李希昆;;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机制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7 戴建平;;简议新时期农村环境污染问题[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展里;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技术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2 张蔚文;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胡晓红;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立法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李培良;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王素芬;明暗之间:近代中国的狱制转型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雍海宾;民族法治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刘金刚;环境的刑法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陈正华;中央与地方分权的法律经济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李广斌;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理论革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俊华;“大跃进”前后的放权与收权[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礼全;重庆市工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进行的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蕾;企业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3 赵玉珍;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年

4 邓文莉;环境犯罪的主观罪过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马东姣;我国固体废物管理模式与法律制度的构建[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6 覃志军;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7 张立;西部开发中的生态环境补偿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刘学文;环境侵权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9 王梅;论公民环境权的实现方式[D];中南林学院;2004年

10 钱华;河流水库水环境承载力研究—以黄河万家寨水库为例[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力;当代中国法律中的习惯——一个制定法的透视[J];法学评论;2001年03期

2 李伟英,李富生,高乃云,汤浅晶,范瑾初,Madhusudan B Shrestha;日本最新饮用水水质标准及相关管理[J];中国给水排水;2004年05期

3 方子节,李新然,龙蔚;论我国农业劳动力的女性化趋势[J];经济问题探索;1998年06期

4 林梅;环境政策实施机制研究——一个制度分析框架[J];社会学研究;2003年01期

5 彭本利;蓝威;;环境标准基础理论问题探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段钢;论政策与法律的关系[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7 苏力;法律与科技问题的法理学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05期

8 苏力;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9 陈明明;现代化进程中政党的集权结构和领导体制的变迁[J];战略与管理;2000年06期

10 华伟;大区体制的历史沿革与中国政治[J];战略与管理;2000年06期



本文编号:771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771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5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