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内陆河水资源保护行政奖励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西北内陆河水资源保护行政奖励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西北地区内陆河环境问题日渐引起全国的重视,在对其进行环境保护的行政过程中,非强制性的行政奖励制度逐步凸显出其新颖性和有效性。然而我国在此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建立健全环境行政奖励制度对于西北地区内陆河水资源环境保护有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内陆河 行政奖励 实效缺失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供给管理法律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0XFX021)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2.1;D922.66
【正文快照】: 一、环境行政奖励制度法理基础及法律依据博登海默说道:“如果人们不得不着重依赖政府强力作为实施法律命令的手段,那么这只能表明该法律体制机能的失效而不是对其有效性和实效的肯定。”因此,传统行政法所强调的行政行为的强制性,在现代法制发展潮流中凸显出其不可忽视的弊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灿发;论我国环境法中的环境保护奖励制度[J];环境保护;199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莉敏;环境行政奖励制度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维福;蒋艳红;;论环境资源行政管理中公众参与的实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张祖庆;张福意;;转型时期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法律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3 林奇昌;;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立法的法律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1期
4 张庆彩;吴椒军;;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立法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3期
5 梁维维;;简述环境权[J];才智;2008年04期
6 张晓;;论我国可再生能源立法保障问题[J];才智;2009年32期
7 苏小炜;我国地方环境立法初探[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熊超;;地方自治政府环境责任的内涵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9 姜伟国;行政奖励在环境管理领域的运用及完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张辉;论跨国投资环境法律责任的特点[J];池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朝霞;;论动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萍;;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与完善[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李囡;;浅析环境法中的公众参与原则[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4 王妮妮;;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法律保护对策[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5 刘建;;排污权交易制度中的公民环境权研究[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6 刘建;;排污权交易制度中的公民环境权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赵书新;节能减排政府补贴激励政策设计的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张杰;公共用公物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倪红珍;基于绿色核算的水资源价值与价格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4年
5 李江玲;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马晶;环境正义的法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黄伟;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夏凌;环境法的法典化[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9 陶伦康;循环经济立法理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李传轩;环境税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我国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陈皆喜;我国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的制度设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杨佳琛;论政府在流域补偿机制中的角色与功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州坤;我国税务行政奖励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大鹏;国际环保NGO的引进及其在我国的制度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吴慧仪;跨国污染转移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施燕;环境法视野下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闫雪玲;自然资源使用权流转的法律问题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姜伟国;行政奖励在环境管理领域的运用及完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洪尚群,胡卫红;环境管理手段的选择、确定和执行[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年03期
3 张上勇;环境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2年S1期
4 吕晨光,周珂;英国环境保护命令控制与经济激励的综合运用[J];法学杂志;2004年06期
5 陆攀,钟娟;试论行政相对人行政奖励权利的法律保护[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刘昌黎;90年代日本环境保护浅析[J];日本学刊;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计国;论西部内陆河流域土地资源科学管理的首要任务──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1年02期
2 胡安焱;郭生练;刘燕;林凯荣;;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年02期
3 康尔泗,程国栋,蓝永超,金会军;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出山径流变化趋势对气候变化响应模型[J];中国科学D辑;1999年S1期
4 邓铭江,董新光,郭春红;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绿洲水循环监测及评价系统[J];水资源保护;2004年06期
5 贾登勋;许栋梁;;论我国内陆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制度的构建[J];河北法学;2008年12期
6 杜虎林,,高前兆,李福兴,扈祥来;河西地区内陆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及动态趋势分析[J];资源科学;1996年02期
7 彭茹燕,刘连友,张宏;人类活动对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分析——以新疆和田河中游地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3年04期
8 ;“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集成研究”双清论坛在兰召开[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7期
9 穆来旺;李清海;;内蒙古自治区内陆河流域水文站网普查与功能评价工作综述[J];内蒙古水利;2008年06期
10 陈学林;盛殿爱;王学良;沈军云;张宏亮;;内陆河流域河流水面流速系数比测试验研究[J];水文;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开录;;关于内陆河流域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姬亚平;;行政奖励法制化研究[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五生;朱永康;诸晓鸣;管丽娟;徐东;张延新;;行政奖励的法律规制研究[A];2008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8年
4 曲玮;牛叔文;;中国干旱地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A];第五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粟晓玲;史银军;;基于水资源转化模拟的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A];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及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11年
6 杨明金;张勃;王海青;吕永清;;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出山径流变化规律研究——以黑河流域为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李旭;吴丽萍;冯学武;王学东;;内蒙古内陆河流域农牧交错区旱作农田土壤侵蚀研究[A];“全国水土流失与江河泥沙灾害及其防治对策”学术研讨会会议文摘[C];2003年
8 倪洪涛;;具体行政法治三则[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柳宝珠;胡可;;论行政手段柔性化[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石敏俊;王晓君;王磊;;内陆河流域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政策手段[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蒙 记者 王小刚;我市行政奖励表彰有新细则[N];南昌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郭中灵;我市出台实施《行政奖励暂行规定》[N];郴州日报;2011年
3 记者 李燕;我区出台办法规范行政奖励[N];宁夏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连振祥;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诉说生态病痛[N];经济参考报;2011年
5 李忠新 张一丁;吉林省出台行政奖励暂行办法[N];中国人事报;2001年
6 ;云南省行政奖励暂行规定[N];云南日报;2002年
7 盛若蔚;“重奖”叩问行政奖励[N];人民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李光明 通讯员 任少军 尤仁祥;成绩作为行政奖励重要依据[N];法制日报;2009年
9 正羿;省政府召开第17次常务会议[N];江西日报;2009年
10 曹林;奖励权要掌握在纳税人手中[N];东方早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鸣骥;西北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城镇化过程与区域生态环境响应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丽岩;授益行政行为及其法治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3 粟晓玲;石羊河流域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朱高峰;同位素水文地质学的数学方法及其在西北干旱内陆河流域的应用[D];兰州大学;2008年
5 葛自丹;行政法中行政惠民理念的生成及制度建设[D];吉林大学;2008年
6 魏胜文;黑河流域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1年
7 何栋材;水贫困理论及其在内陆河流域的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程建;互动性行政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赵静;黑河流域陆地水循环模式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10 王雄师;讨赖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其合理配置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志强;论我国行政奖励制度的完善[D];山东大学;2010年
2 郑磊;行政奖励法律制度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赵梦达;论我国环境保护中的行政奖励制度[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马野;行政奖励的法治化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刘烨f
本文编号:7783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778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