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矿产资源犯罪及其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22:12

  本文关键词:矿产资源犯罪及其立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矿产资源 刑事立法 刑罚 罪名


【摘要】: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状况关系着社会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安全。但是,矿产资源的保护现状却令人担忧,,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损害了人类生存的环境。虽然我国刑法将破坏矿产资源管理秩序、违法开采以及破坏性开采矿产资源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但相关立法还存在许多不足,矿产资源犯罪没有得以很好的扼制。因此,需要对矿产资源犯罪理论及立法实践进行认真研究与梳理,尽快完善相关立法,用刑法的方法保护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本文在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犯罪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外的矿产资源立法的概况及特点进行了认识和研究。美国、日本、俄罗斯等矿业大国的矿产资源刑事立法较为全面,无论采取何种矿产资源犯罪立法模式,都以保护矿产资源、节约利用及环境保护为原则,还规定了特殊的剥夺开采资格的刑罚方法等,这些规定及其制度对我国具有可借鉴的意义。我国矿产资源刑事立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相适应;犯罪的起刑点较低,不能起到打击相关犯罪的目的;对矿产资源犯罪的刑事处罚设置与普通刑事犯罪无异,针对性不突出;相关犯罪的犯罪客观方面的要求不合理。针对这些不足,本文提出了改变矿产资源刑事犯罪立法理念、提高起刑点、完善相关犯罪构成描述、增设非法开采稀有矿产资源罪及非法勘探罪等建议,以期完善我国矿产资源刑事立法,达到用刑罚方法保护矿产资源与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矿产资源 刑事立法 刑罚 罪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62;D924.1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引言10-15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10-11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
  • 1.2 立法与研究综述11-13
  • 1.2.1 国外立法概况11-12
  • 1.2.2 国内立法和研究现状12-13
  • 1.2.2.1 国内立法综述12-13
  • 1.2.2.2 国内研究综述13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3-14
  • 1.3.1 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4 预期创新性研究成果14-15
  • 第2章 矿产资源犯罪的基本理论15-20
  • 2.1 矿产资源的概念与性质15-16
  • 2.1.1 矿产资源的概念15
  • 2.1.2 矿产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15-16
  • 2.2 矿产资源犯罪的概念16-17
  • 2.2.1 犯罪的概念16
  • 2.2.2 矿产资源犯罪16-17
  • 2.3 矿产资源犯罪的构成17-18
  • 2.4 矿产资源犯罪的特点18-19
  • 2.4.1 矿产资源刑事犯罪行为方式的明显性18
  • 2.4.2 矿产资源刑事犯罪的反复性18-19
  • 2.4.3 矿产资源刑事犯罪的故意性19
  • 2.4.4 矿产资源犯罪呈现区域性19
  • 2.5 矿产资源的刑法保护意义19-20
  • 第3章 国外矿产资源犯罪的立法现状20-25
  • 3.1. 俄罗斯矿产资源刑事立法20-21
  • 3.1.1 立法概况20
  • 3.1.2 立法分析20-21
  • 3.2 日本矿产资源刑事立法21-22
  • 3.2.1 立法概况21
  • 3.2.2 立法分析21-22
  • 3.3 美国矿产资源刑事立法22-23
  • 3.3.1 立法概况22-23
  • 3.3.2 立法分析23
  • 3.4 巴西矿产资源刑事立法23-25
  • 3.4.1 立法概况23-24
  • 3.4.2 立法分析24-25
  • 第4章 我国矿产资源犯罪及其立法分析25-32
  • 4.1 我国矿产资源的刑事犯罪的立法体制25-26
  • 4.2 非法采矿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及认定26-27
  • 4.2.1 非法采矿罪的定义与构成26
  • 4.2.2 合法采矿和非法采矿罪之间的界定26-27
  • 4.3 破坏性采矿罪的认定与构成27-29
  • 4.3.1 破坏性采矿罪的定义与构成27-28
  • 4.3.2 非法采矿罪和破坏性采矿罪之间的相似点与区别28-29
  • 4.4 我国矿产资源刑事立法的不足29-32
  • 4.4.1 矿产资源刑事立法理念滞后29-30
  • 4.4.2 犯罪起刑点的设置较高30
  • 4.4.3 刑罚设置不合理30-31
  • 4.4.4 非法采矿罪的客观要件设置不科学31-32
  • 第5章 我国矿产资源刑事立法的完善32-40
  • 5.1 对非法采矿罪的重构32-33
  • 5.2 降低起刑点33-34
  • 5.3 增设危险犯34
  • 5.4 增设剥夺采矿资格的资格刑34-35
  • 5.5 完善罚金刑35-36
  • 5.6 增设其他的矿产资源犯罪36-38
  • 5.6.1 增设非法开采、破坏性开采稀缺性矿产资源罪36
  • 5.6.2 增设非法勘探罪36-38
  • 5.7 完善非刑罚处罚措施38-40
  • 结论40-41
  • 致谢41-42
  • 参考文献42-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谢华;韩菲;翟国徽;;浅议我国环境犯罪立法的科学化[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2 王秀梅;环境刑法价值理念的重构——兼论西部开发中的环境刑法思想[J];法学评论;2001年05期

3 姜爱林;论破坏矿产资源罪[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3期

4 李旭东;可持续发展中环境刑法的作用[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欧阳梓华;环境污染刑罚的立法缺陷及完善建议[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吴占英;论非法采矿罪[J];河北法学;2002年03期

7 孙力,罗庆东;西部开发中的刑法保障[J];检察实践;2000年06期

8 谷敏;李英龙;吴海麒;;非法采矿罪若干问题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戚道孟;有关环境犯罪刑事立法几个问题的思考[J];南开学报;2000年06期

10 刘建民;林毅;;破坏矿产资源犯罪的认定及立法完善[J];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安翔;论我国矿产资源刑事立法的完善[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2 师红宇;环境资源犯罪探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本文编号:944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944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2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