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环境法论文 >

我国自然资源生态损害私法救济的不足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10-05 00:20

  本文关键词:我国自然资源生态损害私法救济的不足及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自然资源 生态损害 私法救济


【摘要】:自然资源兼具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自然资源生态损害的私法救济在其他各国法中获得了广泛的支持。而我国法律未明确界定自然资源生态损害及其赔偿范围、赔偿权利主体等,不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我国私法应明确自然资源生态损害的赔偿范围、赔偿权利主体,完善侵权损害赔偿救济制度,建立社会化的生态损害赔偿机制,重视预防性责任在防范自然资源生态损害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关键词】自然资源 生态损害 私法救济
【分类号】:D922.68;D923
【正文快照】: 2010年7月3日和7月16日,上市公司紫金矿业所属的紫金山金铜矿铜矿湿法厂先后两次发生含铜酸性溶液渗漏,造成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当地养殖户损失鱼量达378万斤,直接经济损失为3187.71万元。此外,两次污水渗漏事故还给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损害。2010年9月30日,福建省环保厅对紫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维驹,刘志民;论矿业权能否成为破产财产[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翁京才;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可持续发展[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章鸿,邹雄,黄韵京;自然资源物权与民事物权之比较——兼谈自然资源物权制度的建构模式[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5年05期

4 郭洁;东北矿产资源利用问题的经济法思考[J];法学;2005年01期

5 张琪;;完善我国环境税制度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6年08期

6 方莎;试评我国首部《清洁生产促进法》[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康继田;;采矿权应归属自物权而不属准物权——与《准物权研究》的作者商榷[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 丁关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和行使主体的探讨[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9 王敏;宋志萍;;生物技术的法律控制[J];甘肃农业;2006年06期

10 杨源;论我国动物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彦君;;论西部土地资源保护[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岳胜辉;牟莹;;我国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相关法律问题[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3 高芙蓉;;内蒙古草原资源法制建设的完善[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建庚;海洋环境保护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戴红兵;中国农村土地物权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黄军;国家所有权行使论[D];武汉大学;2005年

4 张式军;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姜纯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产权配置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陈百贤;论船舶污染损害赔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吴真;公共信托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陶伦康;循环经济立法理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文同爱;环境法保护对象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10 梅宏;生态损害预防的法理[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石;中国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法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2 赵绘宇;论我国环境法律与自然资源法律之整合与发展[D];郑州大学;2001年

3 张金艳;我国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4 吴微;WTO原则与矿政管理[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5 郭红;我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6 程楠;我国防沙治沙法律体系的完善[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7 张立;西部开发中的生态环境补偿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于文轩;论生物安全国际法的基本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肖爱;排污许可证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慧玲;环境权宪法化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俊驹,宋刚;合作制与集体所有权[J];法学研究;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刚;;自然资源损害的法律修复路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王小钢;;中美海洋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及渤海湾溢油损害赔偿[J];环境保护;2011年15期

3 杨寅;韩大雄;王海燕;;生境等价分析在溢油生态损害评估中的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8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施燕;陈原笑;苏倪;;生态补偿概念辨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建强;高振会;张爱君;张继民;;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技术导则编制的程序及内容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3 竺效;;生态损害事实及其可填补之类型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梅宏;;生态损害:生态文明视野下环境法研究不容忽视的问题[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5 袁政涛;陈锦辉;杨红;吴健辉;王春峰;焦俊鹏;;上海隧桥工程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初步评价[A];2008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连娉婷;陈伟琪;;海洋生态补偿类型及其标准确定探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7 周松柏;胡晓登;;建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矿产开发生态损害补偿机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8 梅宏;李飞;;从生态损害索赔到生态系统管理——海上溢油引起的生态损害之法律应对[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明春;我国已具备海上溢油损害评估能力[N];中国海洋报;2005年

2 南方日报记者 苏稻香 谢庆裕;中外最贵污染罚单丈量环保整治差距[N];南方日报;2011年

3 李明春;首例海洋生态环境污损索赔案引发的思考[N];中国海洋报;2004年

4 杨朝飞;水坝建设的生态困惑[N];中国建设报;2003年

5 本报特约记者 刘扬;我国海洋溢油规范缺失生态索赔不易[N];中国改革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阳露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基本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寅;基于NRDA的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方法探讨及案例分析[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1年

2 张伟伟;船舶污染内河水域损害赔偿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杜娟;环境损害索赔主体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佳宏;海岸带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73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uanjingziyuanfa/973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8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