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离婚自由及其限制
发布时间:2017-11-06 19:14
本文关键词:论离婚自由及其限制
【摘要】: 离婚自由及其限制是离婚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本文以自由与正义的衡平为线索,通过法历史学、比较法学、法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追寻离婚自由制度发展的轨迹;分析离婚自由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探讨离婚自由在婚姻自由制度中的价值与理念;论证离婚制度中自由与正义的关系。在比较法的框架内,对不同国家的离婚程序、离婚条件、离婚财产清算体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考察与研究,同时,对我国的相关制度进行了冷静而理智地体系化、制度性思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要在中国建立全面、系统的离婚衡平机制,为完善中国的离婚制度设计了具体路径和制度架构。 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引言”:介绍了笔者对离婚自由“度”产生兴趣的缘由,及因此兴趣在写作本文之前对离婚制度研究的基本情况。通过对离婚自由制度在中国现状的基本描述和系统分析,论证了以“离婚自由与限制”作为论文选题进行研究的重大理论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对写作基本思路和写作方法的介绍,则明晰了本文涵盖的主要内容,写作的维度与论域。 第二章“离婚自由探源”:通过对离婚自由制度演进史的描述,分析现代离婚自由制度的历史起点与历史脉络,论证了自由离婚主义在人类社会不断演变进程中所具有的历史必然性及其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第三章“离婚制度中的自由与正义之辨”:以论证离婚自由在婚姻自由制度中的重要地位为前导,对自由离婚主义制度下离婚率上升的必然性、社会原因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和社会成本从社会学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度分析,提出绝对的离婚自由与实行无过错的自由离婚主义不相契合,问题的实质在于离婚自由与社会正义之间关系的定位。个人自由包含于社会正义原则所要分配的对象之中,社会正义要保障平等的个人自由,但当这种自由造成不平等的实质后果时,应当对弱者施以救济。因此,为了社会正义,应当建立离婚自由的衡平机制,在保障离婚自由的前提下,对离婚自由在程序上进行适当限制,并通过对离婚当事人中的弱势一方和利益受到损害一方给以法律救济,最终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13.9
【引证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康娜;;论婚姻专有性投资的法律保护[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丽娟;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演变的观念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潘晓云;当代中国离婚自由观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吴卓静;论我国的登记离婚制度[D];海南大学;2011年
3 孟哲昱;我国登记离婚的效力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袁乐乐;我国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5 杜美成;离婚标准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徐婧芬;离婚时家务劳动的价值承认和法律保护[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49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149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