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抚养纠纷中未成年子女的地位分析及程序保障

发布时间:2017-11-06 21:08

  本文关键词:抚养纠纷中未成年子女的地位分析及程序保障


  更多相关文章: 抚养纠纷 未成年子女 地位分析 程序保障


【摘要】:在民事领域中,婚姻家庭与未成年人关系最为紧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离不开对婚姻家庭关系的深入研究。因此,应当以抚养关系和抚养纠纷为切入点,从未成年子女的角度解读抚养关系。可以对诉讼过程中征求子女意见的程序进行改革,并在审理中适当向职权模式倾斜,发挥审判人员的职权,以此弥补子女在地位和能力上的天然弱势,保障其得以表达自己独立的意志。针对目前由于未成年人在诉讼行为能力上的欠缺,无法就抚养问题与父母双方同时抗衡的盲点,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指定代理人制度进行灵活适用,实现对子女救济。
【作者单位】: 福建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3.9
【正文快照】: 据统计发现,在2007年泉州地区两级法院受理的涉及少年权益的民事案件中,,与婚姻家庭有关的案件约占总数的80.1%,其中与未成年子女抚养问题相关的案件占九成以上。这些数字充分反映了当前涉少民事审判领域中,抚养问题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关系最为密切。有鉴于此,本文拟就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浩,李伟斌;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美育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彭正梅;;学习中的消极经验之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谢鸿飞;;现代民法中的“人”[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4 林国华;;雨果·格劳秀斯的若干问题——《战争法权与和平法权》“导言”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邹娟;;卢梭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9期

6 张金辉;王俊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儿童观[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姜毅超;孙慧;;论追求学生幸福的教学生活世界[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马俊峰;;共和主义自由的守护者——评析卢梭政治哲学思想[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9 张晓霞;;情感、自然、自我——论卢梭的浪漫文风[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张华;杨阳;;师生关系的背离与消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大难题之二[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宗泉;;卢梭的教师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徐嵘;;夸美纽斯和卢梭“适应自然”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张彩云;;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实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田山俊;;论卢梭的劳动教育思想:政治观与哲学观的角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宣兴章;;国际关系理论的古希腊根源:行动者、结构论述模式的剧场假象[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国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赵义泉;超越式学习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宗先鸿;卢梭与中国近现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阳春;教育制序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赵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宏芬;教育正义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2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刘雪梅;幼儿家庭教育中母子冲突关系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钱艺;小学六年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徐霞;初中政治课堂提问优化策略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6 魏奇;浅析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中国教育[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怡;论教育惩罚在高校中的合理使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治;研究型课程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占军;小学低年级学生直线跑偏斜现象分析与教学纠正措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立华;俄罗斯留学生初级口语课堂情境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兴华;;怠于行使探望权行为的成因、对策分析[J];中国审判;2011年05期

2 余志宏;;答读者问[J];青苹果;2002年04期

3 王毅伟;;建立对特殊群体未成年人保护机制[J];中国律师;2010年10期

4 刘怀光;刘岸泓;;基于EPQ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问题分析[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5 符馨月;;论中国离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6 张瑞红;;优势视角下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救助[J];社会工作(实务版);2011年05期

7 孙婷;;论美国“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援助计划”[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8 靳林德;;构建“大儿童福利”制度之思考[J];社会福利;2011年05期

9 周丽;;未成年人死亡保险问题初探[J];钦州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孟艳艳;;论探望权[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元蔚;;同在蓝天下 爱心助成长——四川“五老”关爱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A];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材料汇编[C];2007年

2 白丽英;刘新玲;;劳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人格状况研究报告[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雪梅;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赵辉;;我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保护问题研究初探[A];全国首届服刑人员子女心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淑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特点及形成原因[A];全国首届服刑人员子女心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罗张进;;试论探望权案件的执行[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关鑫;邢晓璐;;论新《婚姻法》的不足[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7 ;立足预防 注重实效 积极推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实现新发展[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梁守初;;老龄化现实与“养老”问题——福州市区养老院现状调研[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二[C];2006年

9 ;关于救助社会不利境况下儿童的提案[A];全国首届服刑人员子女心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汝展;张敬悬;翁正;;山东城乡人群离婚率及相关因素的研究[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元成;我州启动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情况调查摸底活动[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2 记者 王珊 见习记者 鹿丽娟;拉萨市 成为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帮教试点城市[N];西藏日报(汉);2011年

3 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庭课题组;加强对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的保护[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孙明;未成年子女抚养归属原则简析[N];江苏经济报;2004年

5 晨露辑;赴港探亲政策放宽 香港不担心黑工潮[N];法制日报;2009年

6 史朝霞;应完善未成年子女财产制度[N];江苏法制报;2007年

7 郭红;未成年子女财产制度的立法缺陷[N];江苏法制报;2006年

8 记者 谭亚明;婚变家庭的未成年子女犯罪率较高[N];中国人口报;2010年

9 王进华;未成年子女如何要求离异父母承担抚育义务[N];江苏法制报;2006年

10 高教授;未成年子女可拒绝离异后的父或母探望吗[N];人民公安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闫弘宇;我国监护制度的法文化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2 郑广淼;论婚姻关系中私法自治的界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雷;论我国亲权制度的立法完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赵琳;亲权行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东月;我国亲权制度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杨勇;论离婚中未成年子女利益的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戚煜珩;离婚后的未成年子女抚养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王晨华;离婚父母在亲权行使上的关系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7 高蕾;亲权制度研究及其立法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赵丹;论离婚夫妻之未成年子女利益保护[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吕虹;试论我国探望权制度及其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李明建;论实现离婚后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49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149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2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