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藏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8 00:14

  本文关键词:藏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习惯法 国家法 藏族婚姻家庭习惯法


【摘要】: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生存环境、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使得藏区的婚姻家庭习惯法“别具特色”。在对藏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之前,在我国藏族聚居地方的一个不小的范围内,还延续着颇具低于我国法律制度特点的部落制度,并且这一制度中有关婚姻家庭的某些习惯法仍留存至今,而这些残留在依法治国的现在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使得我国出现了一国实行两种法律的局面。虽然目前有关藏区的自治法规、婚姻家庭的变通规定等已经实施,其立法工作也呈积极推进之势,并且在全球化的趋势影响下,藏族的婚姻家庭习俗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演进,但是一些旧的婚姻家庭习惯法仍然存在。如何调适诸如藏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等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是我国法治进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就如法学博士张冠梓所说,如何实现各种法律渊源之间的调整,即如何既可满足国家对法的统一性的要求,又保有各民族法律传统的自我独立与合理继承或者说如何恰当地把握法的国家属性与民族属性之间的尺度,是一个颇费思量的问题。 笔者通过搜集大量的资料,并对资料予以分析整理,旨在通过对青海藏区婚姻家庭习惯法的研习,比较当地的婚姻家庭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差异、冲突和兼容之处的基础上,对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地处理国家法与民族习惯法的关系,实现两者的互动,从而促进藏区的和谐发展提出了建议。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第一章青海安多地区关于藏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其中简要论述了习惯法、藏族习惯法,并对习惯法中关于婚姻家庭的内容予以叙述,以对其有个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概述了青海安多藏区婚姻家庭习惯法、实行区域自治后各个州关于婚姻法的变通规定以及该规定贯彻实施状况。第二章具体的分析了青海安多藏区的婚姻家庭习惯法,共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方而是关于安多藏区的婚姻习惯法,其中包括关于婚姻形式的习惯法、婚约的习惯法、婚姻缔结的习惯法、婚姻解除的习惯法以及婚姻终结后的再婚问题。第二方面是关于安多藏区的家庭习惯法,其中包括家庭的类型、家庭的结构以及关于藏族家庭成员的关系。第三个方面分析了藏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的特点和其在藏区社会中的功能。第三章再进一步的分析了藏族婚姻家庭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的关系,并对此提了几点建议。具体从以下几个方而来谈,一是两法之间存在的冲突和兼容之处。二是正确处理两法之问的关系,包括必要性、可行性、处理两法关系应坚持的原则以及方法。三是健全藏族婚姻家庭习惯法与民族立法的建议,包括保护和发扬藏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应注意的问题和加强藏族婚姻家庭民族立法应注意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3.9;D92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一虹;;婚姻家庭领域的新视点[J];学问;1999年03期

2 胡兴东;;习惯,还是习惯法:习惯在法律体系中形态研究[J];时代法学;2011年03期

3 李长凤;;父母子女身份关系确认的法律规制研究——以非婚生子女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1年24期

4 杨文硕;谭正;;习惯法调整民间金融的实践逻辑[J];特区经济;2011年09期

5 王薇;;流动人口婚姻家庭的现实把握:粤省个案[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6 张洪涛;;边缘抑或中心:大历史视野中习惯法命运研究[J];法学家;2011年04期

7 李钰;;藏族野生动物保护习惯法探析[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周相卿;;册亨县五个布依族自然寨祭神立法制度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9 史佳欣;;论习惯法作为商法渊源的理论依据及现实需求[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6期

10 李艳君;;碑刻中的白族习惯法[J];大理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璇;;论中国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地位[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姜乾金;;和谐婚姻=“爱”+“适应”——压力系统模型的和谐婚姻宣传指南[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辛nr;;从关键词和流行语看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婚姻家庭的变化[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姜乾金;;压力系统模型-解读婚姻[A];2011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张跃;代世萤;;《司岗里》传说与佤族婚姻家庭形态[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宋大敏;;试论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自我解放[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吴斌;;盐业契约中的习惯法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8 王雪梅;;清代自贡盐业契约中习惯法实施的保障机制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增庆;魏莉;闵汉珍;刘筱娴;;婚姻家庭冲突与婚姻危机的影响因素[A];中南六省性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程小丽;;扫描“80后”离婚状况[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菁 记者 吕频;2001焦点仍是婚姻家庭[N];中国妇女报;2002年

2 记者 罗序文 实习生 成静;湖北省婚姻家庭研究会成立[N];湖北日报;2009年

3 许章润;“习惯法”的当下中国意义[N];法制日报;2009年

4 记者 郭金凤;北京职工婚姻家庭建设协会成立[N];首都建设报;2009年

5 记者 刘晓阳 通讯员 王晓燕 聂韦 刘玫;我市成立首家社区婚姻家庭指导中心[N];烟台日报;2010年

6 记者 郭彦;夫妻难沟通 专家来支招[N];北京社区报;2010年

7 广东商学院经济学院 蒋华林;习惯法的前世今生[N];检察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赵琳;婚姻遭遇“中年危机”[N];哈尔滨日报;2010年

9 记者 吕珂慧;我市成立自治区首家婚姻家庭协会[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0年

10 记者 于勇澜;婚姻家庭类纠纷居首位[N];哈尔滨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南;中越跨境民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刘振宇;初民社会法的图景[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王跃生;1930-1990: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李卫东;民初民法中的民事习惯与习惯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厉尽国;法治视野中的习惯法:理论与实践[D];山东大学;2007年

7 孙丽娟;清代商业社会的规则与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林葆先;中国婚姻法的伦理审视[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新生;习惯性规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周相卿;黔东南雷山县三村苗族习惯法研究[D];云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时锐;海南黎族习惯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祁选姐措;藏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关丹丹;黎族传统社会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4 董朝阳;藏族赔命金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与调适[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王雪莹;论回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与契合[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6 唐新林;论习惯法的意义[D];四川大学;2004年

7 王旭;清代内蒙古土默特地区地租佃法律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8 何宇;罪刑法定语境下的刑事习惯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黄民;论本土资源的现代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于现忠;关于我国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几点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本文编号:11547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1547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c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