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近代之前初婚年龄的制度类型及功能考察

发布时间:2017-11-29 05:17

  本文关键词:近代之前初婚年龄的制度类型及功能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礼仪婚龄 政策婚龄 法定婚龄 惯习婚龄


【摘要】:中国近代之前有多种初婚年龄制度或标准,其功能有别。男30而娶、女20而嫁这一古礼婚龄与社会实际和民众期望有较大差距,引导和约束效果有限,但男20而冠、女15而笄这一冠笄婚龄在后世有较大导向作用。春秋以来至隋唐时期,因时而变、且较古礼婚龄、冠笄婚龄为低的政策婚龄对民众婚姻缔结有较大影响。宋元之后,特别是明清时期,法定婚龄成为主导,客观上讲,它与民众的适时婚配的愿望是比较接近的,但其对民众婚姻实际约束力不大。在民间社会中,各地百姓遵循着具有较强地方特色的惯习婚龄。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D929;D923.9
【正文快照】: 男女多大年龄可以缔结婚姻?即社会是否需要设立一个年龄标准?通观近代之前和当代婚姻制度,这一问题是肯定的。不过,近代之前,初婚年龄标准并非只有一种,而是多种,各自的功能往往有别。本文将对此加以探讨,从制度角度认识历史上的初婚年龄特征及其民众实践。一、礼仪婚龄及其引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雪;;浅论《聊斋志异》中的山东民间树妖花神崇拜[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2 陈宝良;;从“无讼”到“好讼”:明清时期的法律观念及其司法实践[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3 王莹;;近现代以来满族婚俗礼仪[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4 张忠;;抗战前知识女性婚姻观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谭绍兵;;端午节由来考述[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赵世瑜,杜正贞;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7 萧放;;春节习俗与岁时通过仪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王俊奇;;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9 江合友;;唐代女冠诗人的婚姻境遇及其人生选择——以李冶、鱼玄机和薛涛为中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吴珂;;清代四川地区民间演剧与社区认同[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岑惠;;清代媒婆制与现代婚姻中介的制度比较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金瑞;王赛音;;传承与创新:草原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蒙古察哈尔部文化为例[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安性栽;;《国风》之婚姻观念辨析[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4 兰绍英;;民间体育中的吉祥文化[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金铮;;民间组织的一个类型:20世纪上半期长江中下游乡村“钱会”解析[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方;清代山东农业发展与民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潘大礼;民国三四十年代湖北婚姻冲突案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欣;宋代商人家庭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鹏;泸沽湖畔走婚文化的当代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赵万智;存“异”求“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孙慧玲;中国古代贞节观新考辨[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李慧波;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北京市婚姻文化嬗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8 莫fx;文化线路视域下的清江流域商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扬;宋代女性法律地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蓉;宋代女性继承制度探析[D];南昌大学;2010年

2 黄福铭;明清时期番薯引进中国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婕;论《西游记》中牛魔王及其家族[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莎;从法律层面看宋代妇女再嫁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营利;转型期家庭保障功能的重新定位[D];南京大学;2011年

6 林庆;明清广西社会发展中的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马芳;五四前后婚姻观念的变迁[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8 刘倩;中国地方志中的民间演剧活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园园;北宋旌表制度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项寅;监护人侵权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瑞平;留神“习惯”让你违法(下)[J];农家顾问;2005年06期

2 蒋桂喜,仲维华;她是谁的合法妻子[J];中国民政;2003年01期

3 申秀;;法院宣布无效婚姻应采取什么方式?[J];法学杂志;1984年03期

4 白月;各国法定婚龄[J];法学;1983年06期

5 高清江;解除非法同居关系案不应准予撤诉[J];人民司法;1990年01期

6 陶毅 ,邵士兴;早婚与法制[J];法学评论;1992年01期

7 熊小琴;曹诗权;;早婚简论[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8 陈磊;警官信箱[J];公安月刊;2002年08期

9 张士昂;结婚别忘领“红本”[J];乡镇论坛;1999年12期

10 ;司法信箱[J];人民司法;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思杰 王燕;登记时未到法定婚龄,,如何离婚[N];中国妇女报;2002年

2 吴向东;冒名领得结婚证不具备合法婚姻依据[N];江苏经济报;2007年

3 程黎明;未达法定婚龄登记结婚不宜一律宣告为无效婚姻[N];法制日报;2003年

4 殷晓东;冒名登记诉求离婚如何处理[N];法治快报;2007年

5 杨占良;此婚姻应宣告无效[N];河北日报;2005年

6 杨占良;此婚姻应宣告无效[N];今日信息报;2005年

7 张小红 杨军;诉讼“离婚”时如何处理[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付 英 王 丰;骗取登记的婚姻是否有效[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通讯员 孟大庆 左建明 记者 任溢斌;六岁非婚生女谁来抚养[N];南通日报;2005年

10 ;他们的婚姻是否有效?[N];天津政法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裴葭嘏;中国古代婚龄立法问题初探[D];苏州大学;2009年

2 梅杰;从典型案例析民国婚姻法制演变[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NAMJILMAA(明静);从中蒙婚姻法看两国传统文化差异[D];山东大学;2012年

4 曾小芳;俄罗斯婚姻法律制度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36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236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0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