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谋虚伪结婚的法律效力
本文关键词:论通谋虚伪结婚的法律效力
【摘要】:俗称的假结婚、虚假结婚在法律概念上宜认定为是通谋的虚伪结婚,它是指男女双方缔结婚姻时约定不建立婚姻共同生活的情形,特点是意思与表示不一致,属于意思表示存在瑕疵的情形。对其法律效力,各国大致存在着无效与可撤销两种立法例,是否援用民法关于通谋虚伪行为的一般规定也存在不同。此外,有的国家法律还允许虚假结婚行为的效力在法定情形下从无效、可撤销转为有效。对通谋的虚伪结婚,不能简单地援用民法总则的一般规则一律将其效力归为无效,而应当在原则上将其规定为可撤销,特殊情况下为有效。法律不能完全漠视已存在的婚姻事实和已经形成的家庭关系,在已经存在夫妻共同生活或者双方生育有子女的情形下,法律应当认可通谋的虚伪结婚有效,不允许撤销或无效。至于第三人利益的保护问题,笔者主张原则上采用表示主义,以意思主义作为补充。此外,对于通谋虚伪结婚在其他法域的效力,也需要注意保持不同法域之间在逻辑上的一致。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14年一般项目《新中国婚姻家庭法的历史与理论研究》的阶段科研成果
【分类号】:D913.9
【正文快照】: 自婚姻自由成为法律的基本原则以来,就意味着国家把结婚的决定权完全交给了个人,在法律范围内,是否结婚,和谁结婚都由当事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因此,婚姻有效的一个核心要件就是双方同意结婚的意思表示真实。但是大千世界,复杂人心,同意结婚的外在表示与内心真意并不总是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建东;曾见;;情谊行为还是法律行为——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女方停服避孕药”案评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韦国猛;;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浅析——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为中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3 范婷婷;;略论代位权行使的效力[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郑晓剑;;我国民法典中成年监护立法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5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傅远佳;论夫妻财产制与民事交易安全[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7 张颖杰;论国企改制的产权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蒋辉宇;;论合作社的法人地位与社员的责任形式——对当前学界有关合作社法人地位研究的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鲁忠江;吴向阳;;论保险合同中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许翠霞;;动物真的能够成为法律主体吗?——关于法律主体的前提性说明[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美根;;论专利默示许可——以对专利产品合理期待使用为目标[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2 杨铁军;;消费者合同中信息均衡性实现研究——以民法为视角[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蒋光辉;;无权处分合同效力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4 李晨;;法律经济分析的规则视角问题及其实践应用[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5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王思远;黄明健;;林权的物权请求权探析[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吴一博;;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物权法保护[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玄玉宝;;论能动司法在个案裁判中的实现——从一则公报案例切入[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长凤;;浅谈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宇飞;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法律探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朴恩惠;韩国传贳权制度研究——兼与中国典权比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郑现U,
本文编号:1236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236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