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际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区际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 出处:《安徽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离婚损害赔偿 构成要件 主体 适用程序 赔偿标准
【摘要】:我国四法域由于历史上的各种原因,发展了各具特色的法律制度。四法域对于离婚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定理由、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程序以及离婚损害赔偿的标准方面。文章通过比较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有关离婚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分析四法域在上述三个问题上的不同点,在借鉴与吸收的基础上对大陆地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完善提出建议。 文章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为引言,指出文章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研究方法、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等。 第二部分为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四法域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法定理由的比较,主要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构成要件、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请求权主体、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赔偿义务主体方面进行比较。四地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定理由,在构成要件方面的相同点表现在:一方当事人均实施了法定违法情形,存在过错;均造成一定的损害后果;违法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以离婚的发生为条件。差异主要体现在:行为人主观过错内容不尽相同,损害的范围不同。在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主体方面,相同点体现在四地区均规定婚姻中的“无过错方”为离婚损害赔偿的请求权主体。区别在于“无过错方”所指代的内容不同,大陆地区一般指未实施法定四种过错行为的一方;香港为未实施通奸行为的一方;澳门为无过错或无主要过错以及精神能力发生变化逾三年、且因其严重性无法与另一方继续生活的一方;台湾地区地区为受害方,但在主张非财产性损害时为无过失方,也即无独立的有责离婚原因的一方。在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方面,相同点表现在四地区均将“过错方”列为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区别在于,大陆、澳门、台湾地区地区中的“过错方”为夫妻中的一方配偶,而香港地区则将实施通奸行为的“第三者”列为离婚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 第三部分四法域离婚损害赔偿适用程序的比较,主要从提起离婚损害赔偿的时间、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程序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指出四法域在提起离婚损害赔偿的时间方面各有自己的特点。在离婚损害赔偿的适用程序上,均规定受害人可以通过诉讼离婚途径行使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香港地区受害人只能通过诉讼离婚行使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大陆、澳门、台湾地区三地区的受害人不但可以通过诉讼离婚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还能够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实现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 第四部分离婚损害赔偿标准的比较,指出四地区都将非财产损害(精神损害)纳入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但澳门地区的赔偿范围仅包含非财产损害一项内容,而大陆、香港、台湾地区地区的赔偿范围包括精神损害与物质损害两项内容。同时,四地区在立法上,均缺乏对离婚损害赔偿数额的认定、确认赔偿数额的参考因素以及赔偿数额的支付方式的明确规定。 第五部分为大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缺陷及立法完善建议,指出根据分析比较,大陆地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仍然存在着请求权主体限制过于严格、法定过错事由范围狭窄、损害赔偿适用范围不明确等问题,进而借鉴其他三地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优点,提出放宽请求权主体、扩大过错行为范围、明确举证责任、合理确定赔偿数额等内容。 第六部分结语,指出文章仅以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四法域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定理由、适用程序、赔偿标准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完善大陆地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建议,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Abstract]:Due to the historical reasons , China ' s four jurisdictions have developed various legal systems . The four jurisdictions hav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of the legal system of divorce damages , which is mainly embodied in the legal grounds of divorce damages , the application procedure of divorce damages and the standard of divorce damages .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o elaborate the above - mentioned problems . The first part is preface , points out the theory meaning and practical value of the article selection , the research method , the research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 etc . The second part compares the legal grounds of divorce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in mainland , Hong Kong , Macao and Taiwan . It is mainly based on the constitutive elements of divorce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 the right subject of divorce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and the compensation obligation subject of divorce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 In the third part , compared with the application procedure of divorce damage compensation in four jurisdictions , the author compares the time of divorce damage compens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procedure of divorce damage compensation . In the fourth part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four areas include non - property damage ( mental impairment ) in the scope of divorce damage compensation , but the compensation scope of the Macao SAR includes only one content of non - property damage , while the compensation range of the mainland , Hong Kong and Taiwan area includes two contents of mental harm and material damage . At the same time , in the four areas , there is a lack of stipulation on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for divorce , the reference factor to confirm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and the payment method of compensation amount . In the fifth part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e defects of the system of compensation for divorce damages in mainland China , and points out that ,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 the system of compensation for divorce damages in mainland China still has the problems of too strict limitation , narrow scope of legal fault , unclear scope of application and other problems ,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tent of relaxing the subject of claim , enlarging the scope of fault behavior , clarifying the burden of proof and reasonably determining the amount of compensation . In the sixth part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article compares the statutory reason , the application procedure and the compensation standard of the divorce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in four jurisdictions , and puts forward some legislativ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ystem of divorce damage compensation in mainland China .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彦增,陈涛;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之完善[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1期
2 于东辉;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J];政法论丛;2002年03期
3 邢娜;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几个问题[J];前沿;2002年03期
4 柳元兴;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龚剑;周雁;;浅议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之赔偿范围[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12期
6 季强;;离婚损害赔偿是否构成反诉[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36期
7 王歌雅;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若干思考[J];求是学刊;2004年04期
8 王晓铁;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9 何立荣;关于离婚损害赔偿问题的几点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陈苇;离婚损害赔偿法律适用若干问题探讨[J];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康娜;;我国离婚法律制度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反思[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长凤;;浅谈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3 康娜;;论婚姻专有性投资的法律保护[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家成;离婚损害赔偿待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3年
2 周海峰;离婚损害赔偿诉讼证据运用[N];法制日报;2003年
3 中国政法大学 巫昌祯;离婚损害赔偿待完善[N];中国妇女报;2002年
4 卞正鲁;离婚损害赔偿实践中为何屡遭尴尬[N];江苏法制报;2009年
5 王明华;离婚损害赔偿中若干问题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2年
6 虹 口;离婚损害赔偿诉请胜诉少[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师正平 李 栋;离婚损害赔偿的三个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沈杨;离婚损害赔偿问题应予关注[N];江苏经济报;2009年
9 孙同勇;离婚损害赔偿中的两个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边晓斌;离婚损害赔偿的认定与完善[N];江苏经济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俊;离婚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黄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刘增;婚姻契约观念的限度与嬗变[D];吉林大学;2012年
4 罗满景;中美婚内侵权行为之比较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罗杰;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娟;湖北省J县法院离婚损害赔偿案件调研报告[D];辽宁大学;2011年
2 王怡敏;离婚损害赔偿的中外比较研究及其制度重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3 张樱山;我国离婚损害赔偿的认定与操作[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朱缪萍;我国离婚损害赔偿诉讼中的举证难问题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佟殊;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吕彦蓉;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甘肃政法学院;2012年
7 苏琬s,
本文编号:1440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440320.html